《唤醒孩子的内驱力》:自由的孩子才能更独立

都说“从小看大,三岁看老”,在此之前,对这句话,我一直不以为意。

直到前段时间,遇到一对特别有意思的母子,才让我重新打量起这句话。也让我开始思考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培养孩子,才能让孩子在以后的道路中独立自主,有自己的人生目标。

遇到的那对母子,他的母亲很强势,大事小事都要替他做主,而身为孩子的他显然也没觉得有何不妥,安心接受母亲为自己安排的一切。可他已经三十多岁了,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孩子也十岁了,却依旧事事听从母亲的安排,导致妻子无法忍受,提出离婚。

看到这样强势的母亲我替她感到悲哀,是她对孩子过分溺爱,过分强势,导致自己的孩子成为“巨婴”。也为她的孩子感到难过,三十多岁的人了,却事事听从母亲的安排,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决策的能力。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都想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可身为父母的我们要知道,我们会一天天老去,孩子会一天天长大,走向社会,他需要独自面对社会,面对复杂的事物,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在孩子身边,帮他解决所有困难,所以应该适当放手,从小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决策的习惯。

那如何培养孩子才能让他在未来不成为“巨婴”,拥有独立思考,独立决策的习惯呢,我想在梅拾璎老师的《唤醒孩子的内驱力》一书中,或许能找到答案。

梅拾璎老师,不仅是两位孩子的母亲,更是一直专注于家庭教育的深度研究者,她的女儿于2017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而她的教育方式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在书中她说到:“自由的孩子才能更自觉”,所以不要妄想操控孩子,把自由还给他吧。

一、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自由的孩子才能更独立

作为父母,我们的初衷都是孩子健康快乐就好,可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我们渐渐忘了自己的初衷,总打着为孩子好的幌子,去安排孩子的生活,学不完的习,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培训班,成为孩子的日常。

却忽略了孩子爱玩的天性,忽略了给孩子自由,让他们在自由的环境中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

想想小时候,父母也会跟现在的我们一样,作业没有写完,不让看电视玩耍,那时的我们,怎么会乖乖听话呢,我们会趁父母不在家,偷偷打开电视,再在父母要回来之前关掉电源,拿出扇子给电视降温。父母管的越严格,我们越不听话。

在《唤醒孩子的内驱力》一书中,梅老师也给我们分享了她曾在培养孩子方面出现的问题。她也曾跟我们大多数的父母一样,因为怕孩子成绩落后,时刻监督孩子的学习,尤其在她的孩子钱小能,上初一后,成绩下滑,爸爸妈妈就同时上阵,爸爸辅导数学物理,妈妈精心设计提高成绩的奖励方式,但都收效甚微,他们便决定把自由还给孩子,不在时刻盯着他,而是在身后留心观察他。

而钱小能刚开始感受到自由时,与小伙伴踢足球,回到家中玩游戏、追剧,只有在临睡前会看会书,每天过得不亦乐乎。

但一段时间过去,他妈妈突然发现他变了,开始对学习着迷,不在沉迷于游戏,有了目标,也更加独立自主,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了。

你看,得不到自由的孩子会反抗,而当我们把自由还给他,给他创造适宜的环境,让他自己做选择时,他才意识到努力的重要性,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找到了目标,并且能独立自主的去完成自己的目标。

二、自由不是放任自流,放任自流会让孩子陷入误区。

自由会产生灵感,激情和智慧。也能让孩子们心无旁骛,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无所畏惧,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

但自由不是放任自流,我们要把握自由的度。在给孩子自由的同时,也要留心去观察他们,对他们有合理的期待,有底线的约束,引导孩子的思考,让他们走向独立。

而放任自流,很可能会让一个孩子走向误区,他会用自己的方式将自己保护起来,去反抗他所不喜欢的一切。

我的一个同学何俊,从小就很聪明,动手能力很强,尤其是拼魔方,又快又准,我们总是夸赞他,可是他就是不爱学习,又是班上的捣蛋分子,让老师十分头疼。

有一次聚会跟他聊起从前,才知道他小时候调皮捣蛋,都是想引起父母的关注,他以为学习不好,父母会像别人家的父母那样,去辅导他的学习,去督促他,但是都没有,他的父母一直忙于生计,对他的学习很少过问。

他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平静自然,却让我陷入了沉思。孩子真的是一个敏感而又脆弱的群体,他们幼小的心灵需要爱和陪伴,不能放任自流,更不能没有自由。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要给予孩子充足的爱与陪伴,也要给孩子相对的自由,让他们在自由的空间里去做自己热爱的事,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能独立自主的完成目标。

总结:爱给予孩子安全感,自由则让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但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作为父母的我们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来不同对待,不能生搬硬套,只能加以借鉴。

你可能感兴趣的:(《唤醒孩子的内驱力》:自由的孩子才能更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