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优质父母你可能只差这一本书

作为心理咨询师和父母效能讲师我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跟父母和孩子打交道,我会教那些父母怎么提升自己,怎么搞定他们所谓的“问题孩子”。面对那些原本应该天使般的孩子,我则要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打开他们与父母,社会的结。

如果你当了父母,你可能就知道,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做多少准备,都可能显得无力。尤其是当自己想改变孩子和改变自己我的时候,更是难上加难。

比如你接受了一个理念,想要自我改变,你会发现自己执行了还没有一周呢,就回到老路上去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整个的认知就像是参天大树一样,你只改变了一个枝条,认知树没有根本的改变,所以你往往会追随你曾经的认知,回归到自己的习惯上去了。

而且,现在的育儿著作多如牛毛。很多育儿专家的观念还是相互冲突的。这本书上说我们可以通过喊1、2、3来帮助孩子建立自制力,另外一本书里又说对于孩子喊1、2、3容易破坏孩子的独立性。这本书说夸奖孩子可以说“你真棒,你很聪明”这样可以增加自信;那本书又说不能夸奖孩子“真棒,聪明”,那会导致孩子面对困难退缩和更加自卑的。

到底听谁的?谁的更准确一些呢?

作为普通父母,大家可能无法像育儿专家一样去涉猎那么多的育儿专著和接触那么多的孩子,最终去找到:“哦,这个方法是适合3岁阶段的孩子的,我的孩子已经9岁了,这个方法不适合了!”

试想一下当你读了几百页书,终于从中领会到一个可以用在自己或者自己家孩子身上的方法,就一定能成功吗?往往很多时候,是不能的。

为什么呢?因为认知树的存在。

很多时候我们的理解是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来理解,可别人写书的时候是根据他自己的认知树来写的,结果我们错误理解了别人的意思。

我曾经一个朋友,孩子叛逆,不听话,亲子关系很恶劣,她高呼着我要给孩子我条件的爱,我要尊重他。然后把孩子尊重到看守所里去了.

当孩子最初不想上学,跟妈妈折腾的时候,我建议她规范孩子的日常行为,他可以不去学校,但是必须有规律的生活。如果无法适应规律说要受到惩罚的。

可是朋友舍不得,她告诉我她读了很多育儿书,书上说了“要给孩子尊重,要无条件的爱孩子”所以她不能给孩子提要求。

可是人家并没有说无条件的爱就是满足孩子的一切欲望,他想几点睡就几点睡,他想干嘛就干嘛啊!

结果悲剧了!

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时间去研究所有的专著然后去伪存真,我们也没有时间去改变我们的认知树,让自己做到准确的理解每一个理念。怎么办呢?

第一听讲座,毕竟现在育儿讲座很多,找对了还是很受益的,第二就是多读书了。多多益善。

可现实时间比较值钱啊,有没有一本可以涵盖几乎所有正统,科学的育儿方法的书籍呢?

有,就是它——《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

《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的作者艾丽卡.雷斯切尔是芝加哥大学心理学人类发展系博士,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毕业生,麦肯锡前咨询顾问,幸福健康宝贝顾问委员会委员,并且在加州大学,哈比托特儿童博物馆等学校和机构创办了广受欢迎的父母教育研讨班,同时她还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雷斯切尔博士在上学的时候就读过很多育儿书籍,当她自己成为一名母亲之后,她很想找到一本能囊括所有育儿方法又有具体操作步骤的育儿书籍,最终她写出了《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

《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由75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育儿黄金法则组成。这75个育儿法则每一个原则都可以独立的拿出来使用,但是真的想要用好,我们又需要其他法则对自己认知树的改变。

整体来说,《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最大的特点就是精炼,全面,而且科学

75个法则每个法则差不多2000字左右,从法则介绍,实例和具体操作方法三个方面来描述,简练明了,抽根烟的功夫就能读完一个法则。

其次,全面。从最经典的父母效能,正面管教,到这两年刚流行的双向养育,鼓励教育等育儿理论,《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里面都有涵盖。

但它不是简单把方法总结出来就完了,它教会你如何运用,比如在用到温和而坚定的执行规则的时候,这里面既涉及父母效能中的“边界问题”,同时还有正面管教中“规则”的设置,更有双向养育中“父母自我的成长”。如果我们单独的读某一个理论,我们理解不全面往往做不到,都读了没时间。

《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怎么为我们解决的这个问题?它规则的联系性。

当执行某一个规则的时候,它会把牵扯的规则放进去。大家不用去翻那么多书,只要这本书的某一页就讲清楚了。

我专门拍了一张,大家一看图就知道这本书是怎么设计,有多么的简单实用了。

我们既想管好孩子,又没有时间,这本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

我记得刘振云写了一本书叫做《一句顶一万句》,这本书是一本至少顶一百本。

科学,简单,易操作,亲测有效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和优质父母你可能只差这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