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小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今天到市图书馆听讲座——《论语脉络梳理》。

首先这个题目就很吸引我。因为《论语》的内容,以对话为主,看似散淡,其实是有脉络可寻的。我很好奇,这个讲座会谈出一个怎样更清楚的脉络呢?也希望通过听课,给自己一些启发。正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

我的感受如下:

提醒自己不能犯低级性的错误。比如:

一、孝弟,弟同“悌”。读音只能是孝悌,而非孝di。

召忽,是跟随公子纠的人。当公子纠在鲁国被害后,他便自杀以谢公子了。管仲呢?被押送到了齐国,并且在鲍叔牙的举荐之下,在齐国为相,帮助齐桓公小白一筐天下。古人很看中各为其主,管仲的行为,无疑会招人非议。

其中,召忽,即邵忽。读音shao,而非zhao。

这些字的读音,其实也不是很重要。俗话说瑕不掩瑜。但细节处又往往显示着一个人严谨的治学态度,还是要慎重为好。

二、同样还是公子纠公子小白的那点事。他们本是齐襄公的两个弟弟,怎么可以说是齐襄公的两个儿子呢!

三、孔子是春秋时期人,他没能活到战国,他也没有从三十岁开始,在外游历二十年。他在三十岁时,去齐国两年。后又在五十五岁时去国,在外游历十四年。

所有林林总总的知识性错误,都不该有。毕竟这是个面向大众的市民讲堂。究其原因,还是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所以——

其次,按捺自己。不要急着向别人展示自己不成熟的成果。那些治学的大师,哪个不是反复研读,深思熟虑,才有所领悟和心得呢!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曾经说过,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研读论语,就为了找到一个突破口,找到一处空白,任我们喋喋不休吗?

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课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