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恒言》中的人生智慧

《醒世恒言》为“三言”之一,是明代冯梦龙整理、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是市民文学的代表作。语言通俗、故事情节精彩曲折,又由故事而发议论,从市井生活中总结出智慧。

人有逆天之时,天无绝人之路。——《黄秀才徼灵玉马坠》

一人立志,万夫莫夺。——《大树坡义虎送亲》

明代中后期,人的主体意识高度觉醒,出现主张高扬人之个性的思潮,人自身的力量得以强调和重视,《醒世恒言》中体现出这一点。

天无绝人之路,在一扇门悄然关上的同时,或许在背后又开了一扇窗。人有逆天而为的自信,人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发挥自己的本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得人济利休忘却,雀也知恩报玉环。

黄花饲雀非图报,一片慈悲利物心。

累世簪缨看盛美,始知仁义值千金。——《小水湾天狐贻书》

得放手时须放手,可施恩处便施恩。——《大树坡义虎送亲》

汉时,有一个叫杨宝的人,将受伤的黄雀救回家,用黄花蕊喂它。小黄雀伤好之后,现出黄衣童子之原形,为了报答杨宝的救命之恩,令杨家累世为三公,代代为高官。

这类异类报恩的故事不少见,虽然事为荒诞,但是理不浅薄。慈悲之人,心存仁厚,绝非为了贪图利益而助人。往往是水到渠成,由善因而结出善果。

含容终有益,任意定生灾。

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一文钱小隙造奇冤》

遇事需沉着冷静,先把一股“气”压下去。在《一文钱小隙造奇冤》这个故事中,为了一文钱,共搭上了十三条性命,因贪财之念,更有意气之争。小小的一文钱,本不值得为此而争,生活中很多事像这一文钱一般微不足道,很多时候只是气不过。只要忍得一时之气,能冷静下来思忖,会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灾祸。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张廷秀逃生救父亲》

滩阙巧逢恩义报,好人到底得便宜。——《施润泽滩阙遇友》

铜盆撞子铁扫帚,恶人自有恶人磨。——《一文钱小隙造奇冤》

佛教因果报应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其实说的就是从人世生活中总结出的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依善道办事,或许可得一时之便宜,于是沾沾自喜,旁人愤愤不平。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善良的人,终究会得到应有的回报。

日前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勘皮靴单证二郎神》

正如俗话说的: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倘若做了不义之事,用不正当的手段达成目的,自己的良心首先就会不安。唐玄宗的武惠妃施手段害死了玄宗的三个儿子,而后感到良心不安,为噩梦所扰,不久后惊惧而死。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皆有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都是人所固有的善良品质。若做了亏心事,有违这四心,自我的内心就会先颤抖,甚至将自己击垮。


你可能感兴趣的:(《醒世恒言》中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