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懂了”与“假的知道”

你去请教一个问题,只要对方回答出来了,那么结果无非有两种情况,要么对方是真的懂了,要么对方只是假的知道。

首先解释一下这两个名词。“真假”不是对其主词本身做出的判断,即“确实懂了”和“并不知道”。这样的话,“真假”就仅仅起到一个强调的作用,而毫无实际的内容。对于一个精简的定义而言,这就是多余的。于是,“真假”表述的是其主词的性质:懂了,是真的答案,知道,是假的答案。

为什么要把懂了和知道对立起来呢?通常来说,懂了需要知道,知道一定程度上也代表懂了。但事实上还有很多时候懂了可能不知道,而知道可能却不懂。后者好理解,摇头晃脑背三字经的,就属于这一类。前者可能不好理解,懂了怎么会不知道呢?但是你想想,有时候你欲言无词,而看到别人的一段话后恍然:这就是我想说的。在看到那段话之前,对那段话来说,不就是懂了但不知道吗?

事实上,不论是什么思想理论,其来源都是生活,其视角都是人,别人想的的东西,很可能我们自己也想到了。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必然出现的越发频繁。弗洛伊德看到叔本华的理论,不就大呼这不正是我的压抑心理理论吗!

懂了可能不知道,但我们在听到那个理论的名称,或是一些概述后,我们可以相信,那个理论所说的和我想的是一样的。虽然这里有道听途说的味道,但事实上,很多时候这种道听途说是正确的,而且正因为有自己的领悟,我们往往比那些后来的学者有更深的体会。

为什么懂了是真的答案,仅仅知道是假的答案呢?这是衡量知识价值的一个标准:知识的目的是指导生活,不懂知识不足以指导生活,最多只是照猫画虎,画出的也只是自我欺骗。唯有确实懂了,才能有深刻的感触,才能在生活中实践,才能进一步发现新的问题,寻找下一个答案。生活,如此才有了生气,人生也才是向前的,而不是原地踏步。

最后再来说一下真的懂了和假的知道各自有什么特征,好让我们有一双慧眼来识别真假,也避免自己作出华而不实的假的知道。

华而不实,确实可以作为识别真假的一个标尺——你看那些高谈阔论却又不知所云的言论,八成就是假的知道。但实际上我们还有更为简便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分析其概念结构。真的懂了的答案往往自成一个体系,其所使用的概念也逻辑关系清晰,有条不紊,而假的知道往往只是概念的简单堆砌。一个简单的识别方法就是,假的知道往往会用一些十分生涩的词汇,而如果我们不知道那些词汇就完全无法理解,但事实上,如果我们自己都理解了,那么他给出的答案还有何用?——不是这个答案使我们懂了,而是我们本就懂了,只是原来不知道,现在通过这个答案知道了而已。

而真的懂了,虽然也会使用生涩的词汇,但联系上下文,我们往往便可以理解这个词的含义,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深入简出。而事实上,任何一个原创的理论,最初的概念别人都是没听说过的,那么最终是如何让别人理解的?还不是靠的上下文体系关联来认识的。真的懂了便是理解了原初的体系,从而在自己的做答中才可以深入简出。

对于懂了而不知道所给出的答案,有一定的风险,它是对原理论的曲解。但这种答案必然自成体系,也因此和原理论的一些概念体系有所冲突,而用来对比的概念越多,冲突越明显。于是只要我们都对原理论(正确答案)有所了解并有所思考,那么必然可以识别出来答案是否正确。也因此,没有自己思考就去寻找答案的,很有可能会一无所获或是误入歧途。而另一方面,虽然这时出现了曲解,但对我们而言仍然是有价值的,如果我们不仅仅在意答案的对错。

我们在这里从结果的表象来推测作答之人是否确实懂了,于是才有了真的懂了和假的知道之分。但对于自己而言,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和如何回答一个问题无关。今天的划分可以作为判断自己是否懂了的一个参考,但如果我们纠结于我们自身的答案是否满足今天的形式,那可能就会走入另一个歧途。

“真的懂了”与“假的知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真的懂了”与“假的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