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鬼门关走一遭后

365日更NO.95

    从7月29日中午被家人紧急送到全国排名前四华中排名第一的同济医院急救,历经生死之交,做了大手术,昨天下午终于出院回家了。

    入院半个月,自己经历的、看到的,对我触动很大的几点:

    一、血浓于水的亲情

    成长经历的关系,我的原生家庭包括我自己一直都有一个“怕麻烦别人”的观念。

    住院后一直隐瞒着,“怕麻烦别人”被告知家族的亲戚。进入恢复观察期,被大家发现了我十来天没冒个泡,才说了实情。大家知道后陆续从武汉三镇赶过来看望我,包括我的长辈们。大家都说早一点知道能轮流过来照顾我。我三姨看了我之后第二天又坐一个小时的地铁给我送汤、送饭。出院时小姨请假过来帮忙办理出院手续。

      出手术室送回病房一瞬间,我看到妈妈眼睛哭红了,一向情绪稳如泰山的先生的焦急。手术之后的那几天身上各种管子、监控仪器,不能动弹。先生和妈妈轮流日夜看护我。有个病友看到了流泪,说40+的人还能在妈妈怀里撒娇好幸福,她与我年纪相仿,她妈妈已经不在了。

      亲情感动我、触动我,也让我开始改变“怕麻烦别人的”观点。因为我的“怕麻烦别人”包裹了自己内在的善,让自己跟周围人隔离开,给人高冷不容易接触的感觉。以后多多参于家族活动或互动交流。包括我周围的人,我可以主动互动交流,关系需要交集才能维系。

    二、活着的意义

      活着不仅是个人成长、独立,体现个人价值。还是家族生命的一代代延续,是自我的修行。

      我是家族的一员,我活着的意义不仅仅是把自己活得光鲜,让大家看到我有多优秀。而是在自己成长、发展的同时给家族做贡献,给大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三、爱或需求要表达出来,不发声=不发生

      病房里曾经有2个病友在同一天出院,一对夫妻在等待出院小结的时候,一直小声聊天。另一对,老婆躺在床上睡觉,她先生坐在床的另一头睡觉,直到出院离开两人没说一句话。在她先生去办手续的时候,她委屈地哭了,说了一些事。听得出,两人沟通交流不多。老婆认为先生应该知道,他应该会怎样做。

    “应该”是沟通的最大阻力,是关系中的杀手。你的“应该”不等于是他的“应该”。有需求需要不带指责的陈述出来,让对方知道。婚姻中出现太多让对方猜心思,双方都心累,失去耐心,还委屈、窝火。

      四、不能因为自己分身不顾而忽略孩子的教育

      隔壁病房门口每天有一个小男孩一言不发坐在小凳子上一边充电一边玩手机游戏。我观察过除了吃饭、睡觉,他都在那个地方打游戏。

      游戏成瘾谁是始作俑者?不能因为忙或顾不上把孩子扔给“电视保姆”或“手机保姆”,等到意识到的时候,会无力回天了。多少网瘾的孩子能再度拉回来的。

      五、原生家庭影响一个人的成长

      病房里一个非常年轻妈妈住院第二天,她婆婆带着她9个月的宝宝过来,孩子见到妈没任何亲密反应,妈妈也没有亲昵孩子的反应。开始我们都以为孩子是她的侄儿,后面才知道是亲儿。她生下孩子就给了婆婆带,没带过一天。

      后面听她聊天中说,她自己也是爷爷奶奶带大的,父母外出务工。她生下孩子给公婆带孩子对她只是一个概念,她怀孕结婚有一个孩子。

      也听到她讲述童年父母吵架,妈妈把她扔雪地里,看她爸爸会不会捡她回来,以此来看爸爸心里有没有这个家。

      她和她先生目前也是各自在不同地方务工。先生、孩子都是一个概念。

      做父母的做好自己、搞好亲密关系、家庭关系。否则影响孩子的家庭、婚姻的三观。一代的不幸,代代相传。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鬼门关走一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