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秋园》

这本书其实一开始并不太知道,只是在看豆瓣书单的时候看到它位置靠前,以及简介吸引了我。便一股脑看了下去,整本书篇幅并不是很长,讲述的人物也是一个很平凡但又高贵的人—秋园

杨本芬并不是专业作家,母亲病故后才在厨房里写下母亲和全家人的经历。

说实话,我一开始觉得秋园挺幸福,出生在洛阳一个没落的中药铺,在那个时代,生活算是小康,带着一双裹了一半无法走路的小脚,嫁给了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的国民党小军官仁受。如果生活如此继续,或许是不错的。但秋园的一生却是高开低走。

仁受。我一度认为他是秋园的劫难。一念之差、一片孝心就这样选择下船选择回老家;当乡长后又是不顾家庭实际而一味地去救济别人……但是,当他最后因饥饿而浮肿最后死去的时候。回想仁受的一生,也是充满了“仁”。他待妻子如妹妹,待儿女如掌上珠,做乡长时救人无数,哪怕后来政治运动清算他的历史,他也没有抱怨……我曾认为他的一切过于理想化,但可能不是他的原因,是时代的原因。毕竟后来在家中揭不开锅的时候,那位当年行窃至杨家却反而受杨家恩惠的跛子,趁夜阑人静,以行脚生意的篾担子作掩护,送来鼓鼓囊囊的一布袋米。

秋园。她的前半生我觉得是没有自我的,在后来,在贫穷、饥饿压迫下,她选择了承担。印象中比较深的是她选择逃荒要饭的时候,我其实惊讶了一下,但想了想,这可能就是现实,这可能就是母亲吧。为了维持孩子的温饱,逃荒要饭不算什么了。

还有一个人王成恩。对于他,我更多的怀着敬重之心。单亲家庭的我常常听母亲提及生活的艰难,再找一个人不易。而王成恩在我看来,是值得敬重的。在秋园到湖北时候,他接纳了她,我觉得他们的关系更是和谐。在田四身亡后,是他的关心帮助秋园走了出来。而成恩临终前的嘱咐更是暖心。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你坐下,我有几句话对你说。我的病,看样子不会好了,死是迟早的事。你一定要照我说的去做,否则我死不瞑目。等把我安葬完了,你就赶紧回老家,切莫拖延时间。媳妇不是盏省油的灯,对你不可能有感情。爱民虽对你好,但毕竟不是亲生儿子。等到人家赶你走,你就不值钱了。你回到老家,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去。”

书中印象更深的是她们对读书的追求。秋园一直教育孩子们要好好读书,但是,贫穷、饥饿的逼迫下,让读书成为了一种奢求。之烨一开始的求学也是坎坷,后来半工半读的读书。所幸之骅的三个女儿,都在母亲的教导下读了大学,圆了母亲和外婆的梦。

秋园的一生:

一九三二年,从洛阳到南京

一九三七年,从汉口到湘阴

一九六〇年,从湖南到湖北

一九八〇年,从湖北回湖南

秋园,是那个时代小人物里不起眼的一个,悲哀的生活,挣扎向前,如果没有这本书,可能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将迅速被抹去,幸好有《秋园》一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