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读书笔记34

山水文学与色情文学(一)

魏晋时代在唯美文学运动中产生许多文学的新形式,而当日文学的新内容了。是那些带着活跃的生命与独特的色彩的描写风景的山水文学和称为宫体的色情文学。山水的描写与色情的表现,在往日的文学中并非没有,但到了这时代,这两种作品,呈现着勃兴的气象,发生出未曾有过的光辉,成为当日文学中的代表了。

一 山水文学

政治的黑暗腐败与社会的紊乱紧张,使得那些爱自由爱清静想保持着纯洁的灵魂的人们,发生对于现世的厌恶与对于自然界的爱好,由此避世隐居之风气和对于田园山林生活的依恋,渐渐地在文学内出现了。这种现象在左思、王羲之们的作品里,已露出了形迹,到了陶渊明,达到了极高的成就。

但是陶渊明对于自然不是风景的描写,却是意境的表现。不是客观的写实,而是主观的写意。我们读他的作品,由几句印象的诗句,衬托着一幅远影的图画,然而不是写实的图画。所以他对于山水风景,从没有深刻细致的描写,只有印象的反映。因为他整个的人生与自然界完全融为一体,才能达到这个高妙的境地。严格地说来,陶氏的作品,只能算是田园生活与情趣的表现,不能算是山水风景的写实。真正对于山水风景加以客观深刻的描写的,是始于宋代的谢灵运。

《文心雕龙.明诗篇》云:“宋初文运,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这几句话,正说明当代山水文学的真实情况,所谓百字之偶,一句之奇,极貌写物,穷力追新,都是表现唯美文学者对于山水风景的客观描写的手法,如何倾其全力在求其形体辞句的美丽,其结果只得到形象刻画的细微真实,而缺少最重要的自然界的生命与情趣,在这地方,正表示着这种山水文学,与陶渊明的作品全异其趣的地方。

一面因为政治社会生活的腐败紧张,引起了一般人对于现世的厌恶,同时对于两百年来盛极一时的游仙哲理的玄虚文学,大家都感着过于空虚乏味,于是由仙界而入于自然界的山水诗文乘机而起的事,自是必然的趋势。加之东晋末叶以来,文人名士与佛徒交游之风极盛,深山绝谷,古庙茅亭,成为文人佛徒出没之地。游踪所至,美景在目,心意所喜,发于诗文,于是描写山水的文学便日益兴盛了。如谢灵运谢朓诸人的作品,无不以山水之作见称于时,而当代文人,十之八九都是与佛徒发生或深或浅的关系的事,是尽人皆知的。由此,可知当日文士佛徒交游的风气,也是促成山水文学兴盛的一种原因。

《宋书·谢灵运传》说:“出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水,素所爱好,遂肆意游傲,遍历诸县,动逾旬朔。民间听讼,不复关怀。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焉。”又说:“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障千重,莫不备尽。”在这里正表示佛徒文人对于山水的爱好。他有一次游始宁、临海一带,从者数百,当地的太守疑为山贼,儿乎闹出祸事来,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文坛轶话。在他这种生活的性情的环境之下,反映于他作品之中的,自然都是偏于山水的描写。其作风虽过于琢炼雕缛,有伤自然界的美境,这正是唯美文学潮流中文学技巧的当然现象。无论如何,他在山水文学中,确有坚定不摇的地位。试看他下面这些美丽的诗句:

溯溪终水涉,登岭始山行。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憩石挹飞泉,攀林搴落英。

——《初去郡》


剖竹守沧海,枉帆过旧山。山行穷登顿,水涉尽洄沿。

岩峭岭稠叠,洲潆渚连绵。白云抱幽石,绿篠媚清涟。

——《过始宁墅》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或写秋夜月明的幽境,或写云雾弥漫的景色,或写云石相倚水竹交映的图画,无不观察细密,刻画入微,虽无陶诗那种冲淡高远之趣,而其描写的功夫,却是尽其惨淡经营的能事了。他诗中描写山水的佳句,真是俯拾即是,上面稍举一二,以见一斑。

谢眺为永明诗人之雄,除小诗外,其作品亦以写景诗为最好。如《游东田》云: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

远树暧阡阡,生烟纷漠漠。鱼戏新荷动,鸟散馀花落。不对劳春酒,还望青山阁。

远景有远景的写法,近景有近景的写法,他都能曲尽其妙,实在是成功之作,他如《之宣城》、《望京邑》、《赠西府同僚》、《病还园示亲属》、《出藩曲》和《徐都曹出新亭渚》诸篇中,都有绝妙的写景佳旬,不必再举了。谢灵运诗的作法,因为过于客观,诗中缺少自然界的意境与作者的生命,谢眺由客观的写法而又能表现主观的情趣,所以他的作品的价值,是比大谢要更进一步了。

因为大小二谢开了山水风景一派的诗风,于是同代诗人,都努力这方面的创作,都注意自然界的欣赏。在沈约、王融、何逊、萧统、阴铿、庾信,这些大诗人的集中,都有许多极美妙极细密的描写山水风景的佳篇。

在小品文方面,描写山水的成绩,并不劣于诗歌。因骈偶声律盛行的风气,因此当日的小品文,日趋于诗化与美化,造成了许多清丽无比的珠玉名篇。在山水描写一方面,尤有独特的成绩。如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云: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再如吴均《与宋元思书》云: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反映,有时见日。

这种作品,是把诗歌中盛行的对偶与声律应用于散文的最大成绩。字句的清丽,意境的高远,成为最优美的散文诗了。这种玲珑精巧的山水文字是当代唯美文学潮流中独有的上等产品。唐代的柳宗元,虽也以山水小品著称,他所写的,因过于险峻奇拔,令人可畏,不像这时代所表现的富于诗情画意,令人发生一种亲切怀慕的感情。再如当代郦道元的《水经注》,那内面包含着许多的山水小品文字,是世人熟知的事,现在不必多举了。由此看来,山水文学在当代的文学中,确是占有重大的地位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读书笔记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