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大学生起薪大幅下降,并且连续下滑的情况?

凡事有因有果,宏观方面的问题就应该从宏观的角度去分析。从市场角度看的话,肯定存在着供远远大于求的关系。直白的讲:就是大学生太多了,市场根本不需要这么多人才。下面我将刨根问底的分析一下形成这种现象的具体原因。开炮了啊!

一、先看看国家政策方面

第一个政策:1998年,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政策,重要的内容就两点:一个是开始实施大学扩招计划;另一个是国家建立了一批985、211等工程院校。

1、大学扩招计划,从1999年开始,高考录取比例逐年增大,口说无凭,数据说话。

2017年2018年的数据暂时没找到后期补上。不过可以预测一下,2018年绝对超过85%了,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大家可以看到标注的地方,1998年以前最高在40%,从1998年开始,录取率从34%直接上升到1999年的56%,直接扩招了52万人之多。从此之后呢每年都在扩招,截止到到今天,基本上达到了只要参加高考就能上大学的地步。大学“普及”啦!

国家问: 经济问题解决了吗?

有关经济部门回答:解决了呀,而且解决的非常漂亮,简直可以称得上完美,那叫一个“beautiful”。大学生上学,怎么着也得去外地吧!(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呀!)来回的路费贡献经济了吧!你去外地上学,你的吃喝拉撒促进当地经济了吧!你还得住呢,修宿舍呀!重点来了,我要学习呀!诶呦,那可更不得了了,教学楼要修,图书馆要修,实验楼还得修,那个老师还得再整几个过来!不对呀!我还得锻炼呢,就算老子是一头猪,那也总得活动活动吧!得嘞,得嘞,别吵了,咱再建一个体育馆+大操场,保证让你们外来的大学生在这里过的舒舒服服的。至于学习,你可拉倒吧!这么遭罪的事情哪能让你们干呢!郑重承诺:不用担心毕不了业,只要学费交了,保证你们顺顺利利的毕业。你看,这么一圈下来,产生了多么大的经济效益呀!经济问题解决了,你们也如愿以偿的上大学了。两全其美嘛!

国家问:就业问题解决了吗?

有关就业部门回答:这个问题呀!嗯~~~~怎么说呢,首先你得承认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对吧!我这个政策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能不能解决那还得看效果嘛!亲兄弟还明算账呢!解决了咱啥也不说,但是没解决你也不能怪我呀!总体来说,算给解决了一半吧!你看大学生一上学,那不就有事干了嘛!至于学啥那就是人家教育部的事了,咱操那心干啥。反正人就都在大学里圈养了,去社会的人肯定少了!不过只能解决燃眉之急,关了几年之后就得给人家放出来。

2.、建立985、211院校

经济问题、就业问题能解决吗?

有关经济部门,有关就业部门回答:这个嘛,也算给解决了一部分吧,大部分经济就业问题那是人家大学扩招的事,咱这个985、211计划呀那是为了追赶世界教育最高水平,是为了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的。

第二个政策:2008年中国经济遭受金融危机,政府开始将部分大学生安排在基层工作,此外还采取扩招研究生的办法解决就业压力。

第三个政策: 2015年,国家政府领导人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

第四个政策:2018年9月1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

国家问: 经济问题不用考虑了,就业问题能解决吗?

有关就业部门回答:这问题!够呛呀!虽然说是历史遗留问题,但是我也在费心尽力的解决呀!眼看着大学生越来越多,我也着急呀!你看这么多年我想了多少招出了多少政策比如鼓励大学生考公务员下基层,还让教育部的兄弟帮忙继续圈着,又让他们自己找活干。虽然没解决啥问题,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呀!

通过国家的政策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大学生越来越多,而且大学已经呈现出普及化的态势。就业压力一直就有,而且政府一直没有解决好,就业压力还变得越来也大。

二、市场方面的因素

1、供需关系方面:既然大学生多了,那在用人单位方面肯定挑挑拣拣的呀!而且不光挑,还得把薪水往下调一调,你不干有的是人干。至于说有些岗位专业要求高?不用担心,人家有985、211院校顶着呢!市场讲究的是经济效益,说白了就是钱。不占点便宜怎么能叫市场经济呢!

2、市场经济的竞争体制:市场经济从来都是优胜劣汰,在科技方面也不例外。可以说从1990年开始,社会上的变化有目共睹,而且速度越来越快。科技是把双刃剑,带来了效益同时也带来了强大的负面效应,那就是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这几年很多人工的活都让机器代替了,机器干活又快有好,一次性投入剩下的维护就行了。人工干活效率有限,还得月月发工资。企业家当然选择机器提高生产力,扩大经济效益了!举个例子,就拿我就就职过的一家公司来说,2000左右进行了一次生产线的调整改良。原本生产线人工干需要300号人,改进之后呢,生产线上需要30个人就够了,剩下的人只能淘汰掉。这样一来,可以说企业内部自己调整已经淘汰了很多人出来,原本工作岗位就越来越少,下岗员工越来越多,除去大学生群体不说,社会本身就已经存在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大学生的出现无疑使得这个问题雪上加霜。

我们分析市场上的因素可得到两点结论:需要就业的人太多,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科技进步,生产效率提高,进而造成劳动力过剩。

三、教育方面的因素

1、大学扩招,带来的教育质量直线下降。在1998年之前平均一个老师带7个学生。现在呢,一个老师带三十学生还不止,好多老师都是带几个班。上课就像打仗,讲完了就走。老师也忙呀,忙着备课,忙着搞什么所谓的学术研究,忙着评职称等等吧!反正就是忙,至于忙什么,那不是我们平头老百姓知道的啦。

2、985、211那是真正的大学教育,虽然院校比较少但是国家资源都往那边倾斜,与社会接轨比较融洽。学的基本上都是社会比较实用的东西。而且名人办讲座,名企首先去那里招收人才。可是能考上985、211的能有多少,还被有钱人家的孩子给霸占了。就像1993年成立的新东方教育集团,一方面是出国留学,后期增加的更主要的业务就是那就是针对儿童的教育。有些人家早就占领先机了,留给农家子弟、工薪阶层孩子的机会不多啦!

3、可以说中国每年80%以上的大学生都落在了专科、普通本科层次上。这才是大学生群里中的主力人群。教学内容和社会严重脱节。一方面是因为教育方面还是当年的计划培养目标,另一个科技进步太快了,想改教育体系上也跟不上趟,咱不能把教育问题一棒子打死。我记得我读大学的时候,学的是51单片机,汇编语言。那单片机牛逼的年代我还没生出来呢!现在呢,都用的是STM32了,C语言编程。不是说学51没有用,那是基础。但是你教学好歹延伸一下,保证我们毕业了能直接干活呀!我们学那老古董回头还需要学习。等于学了一半,属于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悠的那种。企业要的是干活的,我们这二把刀的水平谁要呀!

4、大学环境方面:我们都知道环境对人成长的重要性,可以这么说专科、普通本科、重点院校大学的风气依次好一点。但是对于专科、普通本科层次的大学风气实在不敢恭维。你学又学不到多少实用的东西,打游戏、谈恋爱、沉迷宿舍堕落是主流。大学就是一个大染缸,像出淤泥而不染很难,多少好孩子在大学都给带坏了(比如不要脸的我)。这样一来,绝大部分大学生大学毕业的时候,除了有张纸一样的文凭之外,和没上大学有什么区别。可以说除了一纸文凭之外,还赶不上农民工呢。农民工还有力气还能干活呢,你大学四年混下来力气比不过农民工,智商让人家碾压,还能有什么出息!除了干销售也是在想不出能干点啥来了。

我们从教育方面可以得出的结论:大学生本身没有学到东西,自身实力不够强硬。

四 综合各方面因素看待中国大学生起薪连续下滑两年的情况。

1、大学生起薪下滑这是必然的结果,而且不做调整的话,平均起薪还会继续下滑。

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只会越来越多;市场需求根据现在的经济来看,变化不会很大,人才需求相对固定;另一方面:大学教育制度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社会调研等等好多事情。

2、工资待遇方面,你要知道社会的变革都是从一线城市慢慢辐射到二线、三线城市的。工资待遇一线水平高,然后向二线三线城市递减。而中国15亿人口大部分人都是生活在二线、三线城市的。综合大平均的话,起薪工资水平在4000左右我不敢妄加评论。但是我公众号“学子答疑”里面有一篇文章“不同学历水平的薪资差异”,大家看看就知道专科、本科、研究生水平的起薪工资都是什么德行了。

3、市场大环境不行,并不代表着市场某些行业不行,像IT行业、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这些行业在最近几年集中爆发,引领着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市场是根据自己需要来选人才,我们也应该学会根据市场需求随时调整自己的大方面。

4、不要抱怨国家,不要不怨政府。国家和政府也想解决这个问题,可是实际情况摆在这呢,他们也很为难。作为国家领导,难道他不想国泰民安,人民都过上好日子。可是不行呀,科技落伍就挨打,你看看中兴的“芯片”事件。生产水平上不去,产品成本高,市场没有竞争优势,没了市场,怎么挣钱。钱都挣不到,国家穷,人民更遭罪,饭都吃不上。

五、个人的建议

1、从大学开始,就应该积极地投入到社会大环境中去,走出大学的象牙塔。因为当前的大学环境教不了你多少能用的东西。这时候只能靠自己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2、多看看我的公众号“学子答疑”,记录真实的社会生活。让我带着学会成长。用心去感受社会的变迁。

3、社会、市场都在变化,你要学会用发展的目光看待问题。想当年:土木专业号称是红彤彤日不落的太阳,现在呢,现在是IT互联网行业的天下啦!

4、如果你还年轻,哪怕一无所有。带着你那一颗迷茫的心,来大城市吧!让大城市教给如何择业,如何学会生活。

5、市场竞争,那就是用一切合理合法的手段干掉竞争对手。所以,市场不仅对个人提出要求,对你所有的资源都提出了要求。好好修炼自己那才是正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看待中国大学生起薪大幅下降,并且连续下滑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