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

一、年龄、性别

      性别和年龄同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密切相关。新生儿出生后24h血清尿酸浓度开始上升, 约3d后达稳定状态且一直持续至青春期。血清尿酸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4],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动脉硬化、心功能衰竭、肾功能不全发病增多,加之利尿剂的使用,促进了尿酸水平升高,而微血管硬化造成组织缺氧,乳酸产生增多,可进一步抑制尿酸排泄。以往的研究认为,男女两性在青春期以前血清尿酸水平都维持在较低的水平,青春期以后,男性血清尿酸水平增加较女性快, 并于50岁达到高峰。在众多的研究中发现男性血清尿酸水平要高于女性。而且,男性在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增加以及其内源性尿酸生成增多也是血清尿酸水平增加的原因。此外,也可能涉及雄激素的因素,雄激素可能导致肾脏减少尿酸排泄,尿酸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同时,研究还发现,尿酸排泄分数在男性青春期会减少,而同时期的少女则不会降低。综合这些原因,高尿酸血症更常见于男性,而女性在青春期后,血清尿酸水平上升不明显,于更年期后才迅速上升达到与男性相似的血清尿酸水平,这可能是由于雌激素对肾脏排泄尿酸有促进作用[5]。男女高尿酸血症患病之比为2∶1,高尿酸血症多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故一般认为痛风病患以中老年男性为主。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日本的一项调查发现,高尿酸血症在儿童中也有发病,其发病率在男孩约为8.8%,女孩约为0.6%。可见,高尿酸血症不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而且已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二、种族

      研究发现不同种族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有很大的差异。一般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黑人高于白人;亚洲黄种人的患病率较西方白种人低。虽然在亚洲的日本和我国的台湾其患病率上升较快,但中国大陆人群血清尿酸水平相对较低。不过近些年,在我国内陆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中,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也有很大幅度的提高,其在北京地区的痛风患病率亦和部分沿海地区相同。显然,不同种族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的不同并不完全是生活方式的不同所造成的,因为已有研究显示在经济水平并不发达的非洲黑人中,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仍然比较高,这可能是因为遗传因素的影响所致。

三、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大多数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系多基因遗传病,但其遗传模式和易感基因尚不清楚。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对青年原发性痛风患者进行分析,结果认为原发性痛风是性染色体显性遗传,但外显不全;高尿酸血症的遗传变异极大,可能是多基因遗传病。近些年,大多数学者认为高尿酸血症及痛风主要与尿酸合成及排泄(约90%的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与尿酸排泄减少有关,尿酸排泄减少可能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具体的分子机制目前仍不清楚)相关的基因有关。然而到目前为止,除极少数嘌呤代谢酶类缺陷所导致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已经确定是性连锁隐性遗传和家族性青少年高尿酸性肾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绝大多数原发性痛风的遗传方式还不肯定。

四、环境因素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环境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其中包括季节气候、地理位置、职业影响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