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读历史 我们根本不知道澶渊之盟对宋朝的危害是这么大的

澶渊之役,寇准欲邀契丹,且献幽、蓟地。曰:“如此可保百年无事,不然,数十年后,戎且生心矣。”真宗不从,及女真取燕山,遂成靖康之祸。——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十》

文丨孤篇君

图 | 网络

阅读用时2分钟

“澶渊之盟”,很多朋友听过或者没了解过,也有朋友知道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所以我在这里就用一段话来简述一下“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

这是源自宋朝宋真宗时期与辽国之间签订的盟约,双方规定:“辽宋两国约为兄弟之国,双方同时撤军,并且以白沟河为边界,北宋皇朝每年要给辽国10万两白银(史称“岁币”)、绢20万匹;这个条约是在宋朝的澶渊郡签订,所以史称澶渊之盟。”

可能有人会说:按道理说两个国家签订和平条约应该是对等才对的呀,为什么北宋还要每年给辽国进贡礼品呢?这不是辱了咱们中原大国嘛?

要是像您这么说真的是太小看这个辽国了,要知道当时双方能以这样的方式停止战争,宋真宗赵恒算是烧高香了,那时候的辽国可是由辽圣宗和萧太后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攻打北宋的,萧太后什么人?就是当时辽国手握实权的领导者,搁在北宋就是皇帝一样的级别呢。

即便是宋真宗的父亲宋太宗两次攻打辽国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反而自己却在战斗中中箭落马。

双方能以这样的方式停止战争对双方来说都是有利的,但是正是这纸合约给宋朝的江山留下了重要的隐患。

永远失去燕云十六州,让北宋皇朝头上时刻悬着一把利剑

当年宋太宗攻打辽国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完成统一大业,二是解决开封以北无险可守的窘迫,以便保证北宋边防不会时刻暴露在敌人面前。

而要达成这两个目标,只需要做一件事——收复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分布图

可能有人会问了,燕云十六州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这么来说吧,在当时中原只要稍微有点政权的君主,都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力量恢复对燕云十六州的主权。

后周世宗柴荣北伐仅仅收了两州,剩下的没有完成就仙逝了;

宋太祖赵匡胤设立了一个叫做“封桩库”的地方,这个地方是宋朝期间在战争中缴获收入,或者每年国库盈余的钱财都收入到这个“封桩库”中,准备通过钱财来赎买燕云十六州,可想而知这里对于中原政权来说有多重要了吧。

燕云十六州都是山脉,是一个山势险要的地区,如果宋朝能拥有燕云十六州,则在布防方面少花很多的功夫,毕竟在宽阔的华北平原上面布防,即便是能做好防护,所花的成本也很高,并且平原的布防相对山脉而言易攻难守。

尽管“澶渊之盟”给北宋带来了百年的和平,但是随着女真族的崛起,北宋北方无险可守的致命弱点也就暴露的一览无遗了,最终也导致了北宋开封的失守,连宋徽宗、宋钦宗都被俘虏了,这也是后来导致北宋灭亡的最大隐患。

北宋时期地图


这时候有人会说了,导致北宋灭亡的原因多了去了,怎么会和这个有关呢?

请看我从以下两个角度为各位讲讲燕云十六州对于北宋的重要性,以及北方得到燕云十六州之后的优势在哪里。

从北宋角度看燕云十六州

一、边防要塞

在古时候的中国,中原地区要面对的威胁大多都是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并且你也知道在冷兵器时代,山脉是最好的天然屏障,不然你以为秦始皇没事最喜欢依山而建长城吗?

中原政权,特别是在北宋时代必须依托燕山、太行山来据险而守,秦始皇定都咸阳,明明是关中的险要地区了,还要修筑长城,防止入侵,这就是最好的说明了。

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也是看中了北京三面环山,易守难攻的地势。

二、燕云地区盛产战马

秦朝的大将蒙恬奉命北击匈奴的时候就曾经在这个地区的马邑(今天山西朔州)筑城养马。

因为燕云地区地处农牧交错地带,适合养马,对于中原的政权来说,都无疑是强有力的战略资源。

马匹对于北宋政权有多重要?因为战马长期短缺,在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就以“改革马政”作为重要的举措之一,试图扭转缺少战马的局面。

金灭辽和北宋的路线图

无论是在边防还是战马,都是扼住北宋咽喉的重点之一,没有险要地势作为边防的守城,那么随时都会被北方的游牧民族南侵,并且一旦作战,没有一点优势可言。

战马的重要性就更加的不言而喻了,在古时候用兵都讲究兵贵神速,而古时候不像现在这样有飞机呀,那时候最快的交通工具就是马匹,有了精良的战马,虽说不能战必攻,攻必克,那也能做到行军迅速,作战迅速。

从游牧民族看燕云十六州

一、南下中原,进可攻,退可守。

当年契丹多次南下都受到了挫败,在它得到了燕云十六州之后,才得以把自己的势力发展到了中原,最后轻而易举的灭亡了定都开封的后晋,北宋的灭亡也是从开封失守开始的。

控制燕云十六州的势力基本上能够进退自如,大军可以从容的驰骋在宽阔的华北平原,不必在战争一开始就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攻几个关隘,给进攻中原带来顺利的开始。

二、燕云十六州提供大量的兵源和赋税

安史之乱的时候安禄山就是靠着河北经济的发展,才得以组建起强大的叛军,这一点对于北方的游牧渔猎的民族来说尤其重要,如果没有好的经济基础去支撑,难以发动长达数十年的战争,更别说占领北京,称霸中原了。

基于以上两个角度,我们都能看出燕云十六州有多重要了,北宋想要解除北方对开封的军事威胁,辽国想要保持对北宋的压力,予取予求,宋、辽两国也是看出这个地方的重要性才频频为了这个地区开战,互不相让。

“澶渊之盟”之后,宋、辽两国互称兄弟,双方都没有能力吞并对方,持续作战只会让双方消耗更多的人力物力。

燕云十六州的问题直到元朝统一中国的时候才得以顺利解决,而由汉人重新掌控燕云十六州,到追溯到明初北伐成功的时候了。

后述

在今天看来,宋朝面对北方民族总是一忍再忍,也有人说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懦弱无能,重文轻武也导致了宋朝在军事上的弱势,然而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让整个北方边境保留在辽、金军队面前,也是北宋军事上落于下风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辽国方面,坐拥燕云十六州,享受民耕文明带来的富庶,国人迅速被汉化,导致失去了原有的锐意,被后来的金国取而代之。

在合约签订的时候双方都觉得自己是最大的得益者,从短期而言是没错的,但是从长期的角度看待,“澶渊之盟”的签订,对于双方而言,最终都是失败者。

关注文化历史,关注@孤篇;

铭记过去,共同成长!!

我是孤篇,一个专注于文化历史的95后青年!!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不读历史 我们根本不知道澶渊之盟对宋朝的危害是这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