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读《随园诗话》(339)

卷十(二二) 【原书卷十·九三】

姬传姚太史云:“诗文之道,凡志奇行者易为工,传庸德者难为巧。”理固然也;然亦视其人之用笔何如耳。吾族柳村侧室韩氏,年逾二十,即守节教子,居竹柏楼十五年而卒。子又恺请旌于朝,又画《楼居图》志痛。一时士大夫咏其事者如云,号《霜哺遗音集》。此庸行也。余独爱少詹钱辛楣七古云:“郊居岑蔚竹柏交,秋霜轹物群英凋。小楼一灯青不摇,课儿夜诵声咿咬。柳村岳岳古英豪,山丘华屋如惊泡。淑姬寤言矢络宵,手持刀尺敢惮劳?《离鸾别鹄》哀弦操,可怜荻影风萧萧。熊丸茹苦胜珍肴,湛侃复见良足褒。伫看紫诰庆所遭,乌头绰楔荣光高。何图蕙草谢一朝,楼存人去魂难招!郎君玉立森兰苕,春晖未报心忉忉。音徽追溯倩画描,披图展拜恒号眺。我为歌咏辉风骚。”又,无锡进士顾钰五律第二首云:“非拟怀清筑,萧然坐一林。竹森环户翠,柏古落庭阴。画荻慈亲志,登楼孝子心。当年纺绩处,倾听有遗音。”柳村名永涵,苏州人。

姚鼐(nài),(1732—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庆府桐城(今安徽桐城市)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派三祖”。

柳村,即袁永涵(1700—1767),字森如,号柳邨、柳村。袁志鉴长子,袁廷梼父。清江南苏州人。监生。考授县主簿,侍亲不仕有孝名。乾隆二十一年(1756)由江赈例加捐知州。经商致富。承父之志,好义乐善。曾率先捐资修城。笃于伦理,焚积券尽免族人欠资。

韩氏(1742—1781),吴地女子,无显赫家世。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已花甲,却仅有一子袁廷槱(袁廷梼之兄,长其二十六岁)的袁永涵纳十九岁的韩氏为妾;一年多后的乾隆二十七年(1762)六月十四日,韩氏为他生下了次子袁廷梼。此时,袁永涵已经六十二岁。乾隆三十二年(1767),袁永涵与妻子汪氏在两月内相继去世。彼时,袁廷梼年方六岁,妹妹素英尚在襁褓,生母韩氏二十六岁,长兄廷槱则已三十二岁。韩孺人度过其守节、抚孤、课子、授室的15年寡妇生涯后病逝,结束其短暂的40年人生。

袁廷梼(1762—1809),字又恺,一字寿楷,后名廷寿,号寿阶,一作绶阶。袁永涵次子,贝墉岳父,钱大昕、曾燠弟子。监生。6岁而孤。好读书,博览强记,尤精于小学。与钱大昕、王鸣盛等人讨论经学,考据精当。居金昌亭。嘉庆二年(1797 年)迁居枫桥渔隐小圃,奉母筑贞节堂。以富藏书闻名,有藏书楼“小山丛桂馆”,后因收藏到元代袁桷之砚和袁氏名人砚五方,改名“五研楼”,顾广圻为此作有《五研楼赋》,蓄书先后达7万余卷,皆宋椠元刻及传抄秘本、金石碑版、法书名画之属。

《霜哺遗音》,六卷,袁廷梼辑。曹谦光(卧云)题名,姚鼐、江声序(均手写上板,江序为篆书)。卷一有颂、传、墓志、序、记、赞、铭、诔、跋、赋等体裁,大约为较早之作。卷二至六皆为诗,俱云“随题随梓,不叙爵齿”。通计全书,约有作者170人,各类诗文200余首。仿其先祖袁骏之《霜哺篇》而为。有清嘉庆臥雪草堂刻本传世。

庸行,音yōng xìng,平平常常的行为。《易·乾》:“庸行之谨。”

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征,又字及之,号辛楣,晚年自署竹汀居士,汉族,江苏嘉定人(今属上海),清代史学家、汉学家。

咿咬,音yī yǎo,象声词。多形容稚嫩之音。

顾钰,字式度,号蓉庄,无锡人。乾隆丁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礼部主事,历官御史。有《蓉庄遗稿》。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姚鼐言:“诗文之道,凡志奇行者易为工,传庸德者难为巧。”袁枚对此虽有相同看法,但也自己见解:“理固然也,然亦视其人之用笔何如耳。”是否能够把一件庸俗的事情写得脱俗,关键还在用笔,也就是说要有好的文字技巧。袁枚作诗,最重性灵,而性灵之意、之韵、之味,也须用文字表达,所以,用笔巧妙,也是极端重要。能不能把传庸德之事写好,至少写得不让人讨嫌,全在用笔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硬读《随园诗话》(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