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社戏

有戏的地方便有人,有人的地方便也一定是离不开戏的。

社戏本为节日助兴,但又何尝不是沾了节日的光呢。在元宵节更甚,撑灯时分,戏场子内,人头攒动,偌大一个祠庙被挤得水泄不通,这个时候戏班子乐师总会先敲锣打鼓一番,名曰:闹台场,一则暖暖场子,二则向唱戏和听戏的人作个温馨提示:请大家作好准备,大戏马上拉开帷幕,类似于如今在影院里正式放映前的插播广告。于是,乡下的元宵节也就随之拉开了大幕!

老家盛行越剧,大多数人都会“哼哼呀呀”地唱几句,比如“天下掉下个林妹妹”等经典唱段。越剧的曲目大多以悲怆凄婉的故事为背景,比如以《红楼梦》、《梁祝》等为题材的,但在逢年过节时,则会以热闹、喜庆的曲目为主,即所谓的压轴大戏,比如以《三国演义》、包公、杨家将等为题材的。但我个人以为,在元宵节唱以《红楼梦》、《梁祝》等爱情题材的戏恰恰是合适、应景的。

元宵社戏一般会在农村的宗祠乡庙里唱,而且会连续唱上几天几夜。在以前,出面请戏的除了由村里组织(那可能是当时较为不错的村民福利了)或村民集资(现在叫“众筹”)外,现在大多是少数村民搞祭祀活动的一个助兴项目,或者是还愿谢神,名义上戏是唱给菩萨神灵听的,而人则是沾了菩萨神灵的光。唱戏就像是中国人逢年过节的饭局,尤其是在元宵节(过了元宵算是把年过完了),更得办得体面点、热闹点。

一般而言,看戏的大多数为中老年人,虽然很多人没法完全听懂演员的唱词(以前戏班无字幕,如今有了字幕,可上了年纪的很多也不识字),但却也听得如痴如醉,并随着情节不断变换着丰富的神情,甚至是落泪,哪怕是听了“N”次的老剧目。在戏场,年青人或小孩子大多是凑热闹的,年青小伙子总喜欢跑到戏班子化妆后台去瞧瞧有哪位长得好看的“台柱”,有胆子大的,会主动和她们聊几句,事后总会被拿来当作“炫耀”的本事。小孩子则会在戏场中窜来窜去,对他们而言,这更像是一个节日聚会,尚不会走的,则会在父母、祖辈们的怀抱里美美地睡上一觉,有时候大人们也会跟着歪着头睡着了,一醒来,总会第一时间打起精神马上进入台上的情节中。

说到唱社戏的祠庙,我还有一段“不光彩”的经历,与戏无关,却也有关。那是录像卡带风靡盛行的上世纪80年代,但录像机当时在农村还是稀缺品,如果谁家有录像机,那么就会被认为是有钱的人家,而录像带则是出租的,尤其是一些所谓的武侠片,市场火爆,而改编于金庸先生原著《射雕英雄传》的电视剧后来成为经典,想看的人在一定的年龄群中自然是十有八九的。于是这样的经典就会被一些有头脑、有条件的村民所利用,干脆摆起场子收费播映,这场面不亚于如今进影院看大片,而场子就在村里习惯唱社戏的祠庙里。既然在祠庙里放,那里面的菩萨神灵自然是无法回避的第一观众,不管他们愿不愿意、喜不喜欢,从这个角度讲,这次是菩萨神灵沾了人的光,且不用付钱,而我却恰恰沾了祠庙或菩萨的光,大晚上背着大人随着几个同伴从祠庙侧墙一个极为隐蔽的小洞(大小刚好够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孩身体)里钻进去,气定神闲且美濨濨地全程免费“享受”(只知道剧中人功夫好,飞来飞去,打来打去,甚是好奇)了这部当时的神剧。

再往后,大概是在初中毕业的暑假,我一口气看完了《射雕英雄传》原著,这也是我人生中看的第一部真正意义的武侠小说,回想当年的“偷”剧经历,实在是感慨良多。我经常想,把《射雕英雄传》中一些经典情节改编为戏曲剧目来演出也未尝不可,若有,我肯定会去捧场。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你可能感兴趣的:(元宵社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