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该书的引言、第一章、最后的总结做了一些记录,算是对上面两篇笔记的补充。
一、对贫穷的定见
自打贫穷一出现,我们就产生了某种以约定俗成的方式来贬低穷人的冲动。
二、贫穷经济学常常与穷人经济学相互混淆 因为穷人几乎一无所有,所以他们的经济状况一般也无人关注。
要想取得进展,我们必须摒弃将穷人贬低为固定形象的习惯,花点儿时间去真正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包括这种生活中的复杂与多彩。 三、穷人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如果以美国的物价水平来计算,每人每天99美分就是贫穷线(在发展中国家因为物价水平更低,所以每天要低于99美分)。
我们想想,你一个人每天就只有99美分,如何在美国生活。用99美分来购买你每天的所需(除了住房),这并不是很容易的。
文中举了印度,99美分,在当时只能买15根小香蕉,或者3磅劣质大米。
截止2005年,全球有8.65亿人都是这样生活的(占总人口13%)。 即使如此,他们几乎在所有方面和我们一样! 他们和我们有相同的欲望和弱点,也并不比我们理性多少——正好相反,恰恰因为他们几乎一无所有,所以他们的决定都很谨慎,为了生存他们都需要成为精打细算的经济学家。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对他们来说需要仔细思量,甚至需要很大的智慧,更强的意志。
四、贫穷陷阱和S型曲线
文中首次提出这个概念是在提到,杰弗里·萨克斯为代表支持援助和威廉·伊斯利特为代表反对援助的观点中提出。 杰弗里·萨克斯认为,贫穷国家之所以贫穷,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往往气候炎热、土地贫瘠、疟疾肆虐、四周被陆地包围,因此,如果没有大量的原始投资资助其解决这些地方性问题,这些国家很难提高自己的生产力。然后,这些国家却因为贫穷,无法支付投资回报——这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贫穷陷阱”。所以,他支持要进行援助,用在关键领域,提高他们的生产力,产生更高的收入,再投资,形成良性循环。 另一派认为,援助弊大于利,援助使人们停止寻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腐蚀地方机构并削弱其作用,导致一些援助机构形同虚设。他们认为“贫穷陷阱”根本不存在。 对于贫穷国家来说,应该靠自由市场和一些恰当的奖励机制,人们就能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作者则不同于以上两者,不从大的宏观上进行泛泛而谈,而是从具体问题,通过随机对照方法进行研究,寻找实际证据,从中试图找到解决贫穷问题的可能方法。 他们构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告诉我们应在什么情况下担心掉进贫穷陷阱——贫穷陷阱并不是存在于每个领域。S型曲线和反L型曲线
对于几乎无钱可投的人来说,一旦收入或财富的增长的范围受限,那么他就会掉入贫穷陷阱;但对于有能力投入的人来说,这一范围就会极大的扩展。另一方面,如果穷人快速增收的潜能很大,而且这一潜能随着富裕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减弱,那么“贫穷陷阱”就不复存在了。
S型曲线
当你今天的收入按照A1-A2-A3的方向走的时候,你就正逐渐走向贫穷陷阱。当你按照B1-B2的方向走的时候,你正在逐渐的走向富裕。关键在于,穷人们怎样通过各种办法,突破中间的拐点。
反向L型曲线
这种观点认为,纵使穷人们经济条件不好,但总是每天都有积累的,以后总是能挣到比现在更多的钱。如果你在一次性给他们一笔援助他们在这条曲线上的起点就更高,前进的就更快了。但作者认为这并不是现实。
五、最后的总结如果国家政策不能带来经济增长,那么尽一切可能来提高穷人的生活质量,不再等待经济刺激,将是大势所趋。
一条普通的信息可以带来巨大的变化。
(二)穷人肩负着生活中的多种责任。
政府把事情做对,他们的生活就可以得到很大改善。
(三)一些服务于穷人的市场正在消失,或是在这些市场中,他们处于不利地位。
这需要这类市场自身努力发展,以及政府的支持。
(四)贫穷国家不会因为贫穷或其不堪回首的历史而注定失败。
而可能是因为其政策的管理实施而失败,在不改变社会及政治结构的情况下,对管理和政策加以改进,有很大的行动空间。
(五)对于人们能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最终常常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改变人们的期望是不容易的,却并不是不可能的。
之前看《摔跤吧爸爸》,当村里的家庭看到女主能登上世界级赛场,获得荣耀的时刻,他们开始认为自己的女儿也具备这种发展潜力,而不是年纪轻轻就嫁做人妇,每天面对锅碗瓢盆。
成功能带来更大的成功,当一种情况得到改善时,这种改善本身就会影响人们的信念和行动。因此,在启动一个良性循环时,人们不应害怕必要的付出(包括现金)。
我们不能保证消除贫困。一旦我们承认这一点,我们就获取了充足的时间。贫困已跟随了我们几千年,如果我们打算在50年或100年内消除贫困,那就行动起来。至少我们不能再假装已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我们应与全球其他人一起联手努力,让这个世界没有人每天依靠99美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