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的原型,比花木兰更传奇的抗倭名将-瓦氏夫人

在上一篇文章,我们说到,花木兰的姓,是徐渭在《雌木兰替父从军》中,为花木兰加上的,那么为什么不加张王李赵,而加了花姓呢。

徐渭之所以给木兰瓦氏夫人的姓氏,是出于对木兰的喜爱和对瓦氏夫人的尊重。

在他的诗作《边词十三首(并客燕时到马水口及宣府之作)》

汉军争看绣裲裆,十万弯弧一女郎。

唤起木兰亲与较,看他用箭是谁长。

以及《西北三首》中“西北谁家妇,雄才似木兰, 一朝驰大道,几日隘长安”。

都能看出徐渭对于木兰的喜爱。

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徐渭对瓦氏夫人的尊重。

徐渭是明代抗倭的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在做胡宗宪的幕僚时,擒徐海,诱汪植。几乎一己之力尽破多年的倭寇之患。

而在抗倭中,当时最著名的女将,就是瓦氏夫人。

出于对木兰的喜爱和对瓦氏夫人的尊重,徐渭笔下的木兰就拥有瓦氏夫人的姓。

瓦氏夫人的一生,可以作为一部女侠传记来看。她具备了武侠小说中的女侠所具备的所有条件和经历。

武艺高强,青年遭劫

瓦氏夫人原名岑花,出生在广西,自幼攻读诗书,喜爱武术,待到青年时已经是一个有谋略,懂兵法,武艺高强的青年女子,

而且性格豪爽,好打抱不平,助人为乐,颇有侠风。这个时候的岑花,如果按照之前在侠客起源说中的说法,是属于飘然世间,做自在客的道侠。

然后,岑花嫁给岑猛,30岁的时候,丈夫参与了反叛被杀,儿子也战败而亡,只留下幼孙岑芝。

为了避祸,她把自己的姓改为花姓,因为孙子年幼,岑花成为田州代理主事,代知州事。

30岁的岑花,成为一州主事,除了要亲自管理知州的各项事务外,还要独自抚养孙子。国事家事,都压在她的肩上。

当时的田州,处在各个土司互相争抢劫掠中,千疮百孔,民不聊生,

而同时,明朝也把田州作为打击对象,

田州可谓是内外交困。

就在这种情况下,瓦氏夫人一方面善理州政,安定了社会秩序;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建义学,兴教育,在各方面均有所成就,人民得以安居乐业,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和拥护。在壮语中,花与瓦同音,所以岑花又被称为瓦氏夫人。

在这个时候,瓦氏夫人是恪尽职守,政绩斐然的好官。

再遭劫,白发出征

54岁那年,瓦氏夫人的孙子岑芝被朝廷派遣去海南平叛,然后,战死在海南。

丧夫丧子,劳心劳力的瓦氏夫人,又失去了她的孙子。

而在这个时候,倭乱又起,朝廷征调狼兵抗倭。

为什么征调狼兵?因为狼兵战力强。

而狼兵的战力强,一方面是因为《岑氏兵法》。

大家可能都知道戚家军的强悍,尤其是战阵。

而其中著名的鸳鸯阵,是吸收自瓦氏夫人的《岑氏兵法》(原来叫做《天狼兵法》)。

另一方面,则是瓦氏夫人本身,就是一位武功高手,她曾经把她的鸳鸯刀法传授给天都少侠项元池。

所以结合了个人武力和战阵威力的狼兵,才能在抗倭中大放光彩。

因为重孙年纪小,瓦氏夫人申请自己亲自带兵前去讨倭。

于是58岁,已经花甲之年的瓦氏夫人,披挂上阵,率田州、南丹州、归顺州、东兰州和那地州等地俍兵总共6852人,战马450匹,

离开田州东下,经梧州,广东、江西、安徽和江苏等地,到达金山卫,成为各路客军中最先到达抗倭前线的部队。

狼兵威,倭寇丧胆

此时的总督张经,正苦恼于官兵屡败所带来的的低落士气,将希望寄托于瓦氏夫人率领的狼兵。“俟(狼)兵至,用之”。狼兵首战,俞大猷与瓦氏夫人率兵夜袭普陀山倭寇老营,重创倭寇。

四月初九,瓦氏夫人的侄子岑匡独自出哨,遇到埋伏的倭寇,岑匡一人杀了六名倭寇后,壮烈牺牲。

4月21日,一支2000-3000人的倭寇队伍来攻金山,当时的都司白泫在战斗中被围,瓦氏夫人独身支援,骑马冲入敌阵,冲破重重包围,救出了白泫。

这一仗之后,瓦氏夫人的勇猛成为倭寇的噩梦。“戎装介驷,舞戟如飞,倭寇畏之。”这是何等的风采!

此后,东起上海县,西至嘉兴府,南自金山卫,北至姑苏城的广阔战场上,瓦氏夫人和她率领的狼兵打出了赫赫威名,“花瓦家,能杀倭”的民谣在江浙沿海广为传颂。

由于战功卓绝,瓦氏夫人得到了嘉靖皇帝的奖赏。《明史》记载云:“(嘉靖)三十四年,田州土官妇瓦氏以俍兵应调至苏州剿倭,隶于总兵俞大猷麾下。以杀贼多,诏赏瓦氏及其孙男岑大寿、大禄银币,余令军门奖赏。”

至此,瓦氏夫人已经从之前那个自在逍遥的道侠,成为为国为民的国侠。

然而就在当年,因为张经被害,瓦氏夫人一病不起,59岁的时候,撒手人寰。

宋有佘太君,杨门一家忠烈

明有花瓦家,田州一州猛士。

你可能感兴趣的:(花木兰的原型,比花木兰更传奇的抗倭名将-瓦氏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