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的黑洞-基準化比較Benchmarking Methodology

在约恩.里赛根的 - 向外看的洞见(Outside Insight)一书中有提到一个观点,ERP系统所提供的资料,稳定,正确而高效,但是一份报告在送达董事会之前,会在各阶层的管理人员经过层层的审核,包装,有些资料会被淡化,而有些资料则会被强调,因此产生一个现象 - 说法结论会越来越明显强化,而事实则逐步被淡化

说个实际发生的状况,我们公司的流程是每月薪资计算完毕后,会有第三人覆核,最后呈交老板签核,一千多个人的薪资最后还是要出统计报表,其中有一份就是说明薪资占收入的比率,老板非常重视这个数据,因为制造业的人工成本占总体成本非常高的比重

我们原先的格式是这样

应发薪资 / 销货收入

这份表格呈现的是当月薪资占销货收入的比例,首先很直观的就是看到这个比例忽高忽低,数据分布杂乱,然而,我们集团有多个厂,各单位自负盈亏,难免会被拿来作比较,我刚接手的时候,因为我这个单位所呈现的薪资占收入比偏高,因此也没少被批评

我逐步拆解各项数据,核实正确性,这是第一步反应,做完这个复查的动作,发觉薪资计算没问题,销货收入的统计也没问题,整张报表的数字以及计算都没问题

问题出在销售模式以及认列的方式,由于产品制造流程超过一个月,公司采用的存货评价方式,是按照主要加工流程分四个阶段,按照不同比率认列存货价值,最终成品(包装完毕,可供销售状态)入库价值则是以售价认列,这点很重要,是关键

A单位主要产品是内销,也就是进销存模式,采用的方式就是成品入库即认列销货收入(当然细节操作并不是这么简单,只是这里一语带过)

B单位主要客户面向外销,也就是接单生产的模式,必须要等到实际出柜才能认列销货收入,成品入库也只是库存的增加

两个销售模式的不同,在损益表上的最终利润是不会有影响的,却体现在薪资占收入比例上的差异

我们换个角度思考,老板之所以要看这个比例,不外乎就是要搞清楚公司付的薪水跟员工的产值到底合不合理?是否有变动?变动的原因是大环境的变化还是内部管理出了问题?这些因素如果是可控的,我们应该如何调整?

找到了根本的问题之后,我另外统计了一份报表,将B单位的销售收入这栏转化成生产入库产值,如此一来,等同于A单位的销售模式,成品入库即视同销售收入实现,新报表显示的结果,反而呈现出B单位的薪资占收入比不但比A单位低,而且同期比较结果也都保持相对稳定的比例

简单说,就是把不同单位的真正的产值转化成同一个标准,在同一个基准上作比较

应发薪资 / 入库产值

这种方式考虑到几方面

1. 将不同单位的数据放在同一个基准之上,才有比较意义,不然,你拿个小榴槤来比我的大苹果,这样有意思吗?

2. 对B单位本身来说,同期比较也比较准确,不会随着销售入帐的忽高忽低而像坐云霄飞车

3. 成品库存本来也就有追踪报表,分析库存变化,可适当附注在这份报表之后,结合一起看

4. 适当调整管理报表,转化成更客观的评价,而这种做法并不会影响损益表的正确性

在实务上,很多部门之间的争议其实并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各自站在自己部门的角度来看数字,努力寻找对自己有利的解读,其实大多数的争议都不在同一个点上,面对这种情况,财务经理人必须想办法聚焦,拉回到问题的本质,用每个人都听得懂的方式来说明问题。

说到这里,推荐大家看另一位作者的文章,里面提到她刚进麦肯锡的时候,针对数据分析有过一个有趣的案例,非常有代表性


文章链结如下:

https://mp.weixin.qq.com/s/qIywp7k73jEPY5lzDRcJng

PS. 以上文章介绍已获得原作者的引用许可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分析的黑洞-基準化比較Benchmarking Method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