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异乡的你还记得儿时的年味吗

忘不了的“年味” 回不去的童“年”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中国的新年是一个家团圆的日子。所以过了冬至进了腊月,中国人特有的新年气息,会一日浓过一日。晴好的日子,街边、或是在阳台上,总能看到晒着的香肠、酱鸭、酱肉等,让空气中都弥漫着过年的味道。

快过年了,街道的两边挂上了大红的灯笼,路上的车辆也逐渐地少了,只要车站上拉着行李箱归乡的人越来越多。

我这个身在异乡的人,已经好久没回家过春节了。在这个冬日阴冷的午后,我思绪不禁被带回儿时过年的时光。

1.腌一缸咸菜 红糖蘸年糕

小时候,过年前,大人们都特别的忙碌。腊月里的每一天,都排得满满的。杀猪、做豆腐、打年糕、腌咸菜……,对孩子来说最开心的事是踩咸菜。

爷爷把晾晒过的大白菜,放进一只大水缸里,放一层白菜,洒一层盐。然后让我们洗干净脚丫上去踩白菜。小脚丫踩在抹了盐粒的白菜上,脚底就会传来酥酥、麻麻的感觉,逗得我们忍不住咯咯直笑。

等一整缸都放满大白菜后,搬几块石头压在上面,让它们静静地发酵。到年三十晚上,从缸里取一棵被盐浸润得有点脆亮的咸菜,加点辣椒和牛肉,炒盘咸菜牛肉,这是年夜饭中最受欢迎的一道菜。

还有一件让我们期待的事,就是打年糕。大人们抡着大锤在石臼里,打着年糕,我们眼巴巴地在边上瞧热闹。等到年糕铺在竹匾上,割成一条条的年糕条的时候,我们的口水也馋得要流出来了。

这时,奶奶笑呵呵给我们递上一碟红糖说:“瞧把你们馋的,赶紧拿一块吃吧。”我们会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胡乱蘸点红糖就往嘴里塞,香甜软糯的年糕,是过年最难忘的味道。

2.松香萦绕鼻间 米果粽子飘香的守岁夜

对于男孩子们来说,春节最开心的是大年三十的晚上。他们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松香木,点上火,挨家挨户去召集小伙伴们,这是唯一一个可以肆意撒欢的晚上。

只见星星点点的火把,在黑夜中从零星到长龙。房前屋后,都是男孩们嬉笑和打闹声,还夹杂着大人们的轻叱:“小心火,不要去麦场玩。”哈哈哈哈!一群男孩子们的欢笑声算是做出了回应着。

可是,还是有毛躁的孩子,一不小心被火把中爆出来的火星烧到头发,让他急得直跳脚。还有些男孩子,他们兜里揣着小鞭炮,见人就往地上甩,只听“啪,啪”的响声,不时响彻夜空。总之,这是属于他们的狂欢夜。

女孩子们呢,在家和奶奶、妈妈、姑姑们在一起包粽子、做米果。这是我们家乡特有的过年的食品。

米果是用糯米粉和粳米粉按比例加水,揉匀做成皮,里面加入爱吃的馅儿。一般用的是春笋、猪肉、油豆腐,切成细细的丝加入调料包在里面。过年当早饭吃,煮点粥,放几个米果下去,或者直接在蒸笼里蒸一下就可以吃。

年三十这一晚,奶奶和姑姑们和馅儿、包粽子,我的任务就是把一团面搓成长条,再逐个分成一小团。妈妈熟练地拿起一个小面团,揉搓几下,捏成一个碗状,把馅儿放进去,团成一个圆圆的米果,放进早就垫好粽叶的蒸笼里。

米果一笼放满,姑姑们包的粽子也可以下锅煮了。锅里煮着粽子,锅上蒸着米果,小狗们闻见香味,也会摇着尾巴绕着灶台走来走去。我家的粽子用不同的形状来区别口味:长长的是肉粽、尖尖的是豆粽、迷你的是孩子爱吃的甜粽。

夜深了,我们的眼皮开始打架,一开始说要守到天亮的豪言壮语又一次成了泡影。在粽子和米果的香气中,我们甜甜的进入了梦乡。

3.大年初一 穿新衣去拜年

大年初一,我们被妈妈从被窝里拉起来,穿上新衣、新鞋,准备去给长辈们拜年。初一早上,照例要吃一碗面条,寓意长长久久。

吃完面条,我们拎上不同的礼品挨家去给长辈们拜年。妈妈总会在我们身后喊一句:“外婆的压岁钱不要拿哦。”我们的第一目的地是外婆家,外婆穿着一件斜襟的棉衣,手上拎着一个捂手的小笼。(冬天用碳的取暖器),颤颤巍巍扶着桌角站起来。

看见我们两个来了,她笑得合不拢嘴,连声说:“好,好,你们又长高了。”说着,就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包,往我们手里塞。弟弟刚想去拿,我朝他使个眼色,他调皮一笑:“外婆,妈妈不让我们拿红包。”

“哪个说不要拿的呀?外婆的压岁钱不拿,舅妈的压岁钱一定要拿的”,舅妈边说边进门,手上拿着两碗糖水蛋。哎呀,又是糖水蛋。我一下子紧张起来。按我们的风俗去哪家拜年,主人家盛情款待的点心是糖水蛋。早上刚吃了一碗面条,才过了没一会儿,哪吃得下。

可是,舅妈却说:“你们难得来一趟,怎么可以什么都不吃就走呢,一定要吃的。”无奈之下,只得硬着头皮吃完。临走前,我们拎着舅妈给的回礼,去姨妈家拜年。

远远地,在路口就看到姨妈在张望着。看见我们来了,连忙转身朝屋里喊表妹:“快点起床啦,客人都来啦。”午饭,我们就在姨妈家吃了。姨妈家人多,特别热闹。大家各自分工:劈柴、洗菜、烧火、炒菜,忙得不亦乐乎。

这时,姨父急匆匆地走进来,对我们说:“快看,我带什么回来了?“,我们惊呼:”哇,是野兔。“姨父得意地说:”我前几天上山放的兽夹,没想到真有收获。正好你们来了,加菜加菜。”

姨妈笑着骂道:“大年初一,就往山上跑,哪有你这样的啊?马上要吃饭了,还不赶紧去收拾干净。“姨夫憨憨地笑着,用手挠了挠了头,到屋后的小溪边,熟练地杀野兔、去皮。

不一会儿,餐桌上一道尖椒炒兔肉就端了上来。弟弟赶紧夹起一块放进嘴里,“好香啊,辣辣的我能吃三大碗饭。”哈哈哈!大家爆笑起来。

年年岁岁人不同 不变的是“年”的味道

儿时的春节场景,如同一幕幕老电影在脑海中切换。小时候,我们盼着过年。长大了,被纷繁的杂事困扰,已经好久没有感受到过年的乐趣。

一个人的味觉是有记忆的。每年回家乡,姨妈和姑姑们总会把年糕、粽子、米果,还有自家种的蔬果等农产品,塞满车子的后备箱。但是很难再吃到记忆中的美食。或许早已物是人非,这话再合适不过了吧。

曾经疼爱我的亲人们,有的早已不在。当亲情乍然离场,当时光匆匆往前,只能在心里把你们思念了一遍又一遍。

思念是一块甜甜的红糖年糕;思念是家人齐聚的守岁夜;思念是亲人费尽心思的一碗美味;春已至,凛冬就要过去。当雪融草青,春风送暖,相信一定会有新的相逢,将这份温暖延续下去。

过年啦,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年的味道。年是什么味道呢?年就是孩子们梦中烟火的气息,年就是我们记忆中的那一抹甜蜜,年就是亲人耳畔的欢声笑语。

朋友们你们记忆中的年是什么样子的?有没有值得留恋的瞬间呢?!(原创不易,感谢大家支持哟)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异乡的你还记得儿时的年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