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习得性无助?

忍受电击放弃逃生的狗

今天想整理一个非常经典的心理学实验:

美国积极心理学家之父塞利格曼用三组狗做了一个实验。在一个大箱子中间有一个矮闸,矮闸把箱子分成两半,箱子的一边有电击,狗只要跳过矮闸就可以到箱子的另一边躲开电击。

在实验正式开始之前,实验人员对三组狗分别进行了不同的操作:

实验人员向第一组狗电击,同时演示,它们只要用鼻子去碰墙上的按钮就可以让电击停止。

第二组狗经历的是,不论狗怎么叫、跳还是挣扎,电击都不会停止;

而第三组狗,不受任何电击。

经过这些过程后,实验正式开始,研究人员把三组狗相继放到箱子里,接受电击,结果呢?

第一组和第三组狗都在进入箱子后几秒钟之内就跳过了矮闸逃过电击。

而第二组呢,也就是之前无论怎么做电击都不会停止的那组狗,进入箱子之后一直都停留在有点击的这一边,忍受电击,什么也没做。

这是因为狗在先前的经历中,习得了“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于事无补”的感觉,所以当它们终于置身于可自主选择的新环境中时,也已经放弃尝试。这个现象叫做“习得性无助”。

什么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 亦称“无助”,是指有机体处于无法回避的有害情境或不愉快情境中所产生的获得性绝望状态与逆来顺受行为,是由于认识到自己对接连发生的不愉快事件完全失控导致的心理反应。

习得性无助理论认为,人们只有在觉得做什么都于事无补的时候才会产生放弃的念头。如果他们学到不管怎么做都没用,那么这个经验就会让他们觉得,在未来,他们的行为依然是无效的,于是,他们成为了悲观的人。相反,在人们觉得他对一件事有控制力的时候,他是不会放弃的。

生活中的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很常见,不论是动物还是人,常常会陷入习得性无助带来的无力、妥协和放弃中。

跳蚤实验:生物学家曾经将跳蚤随意向地上一抛,它能从地面上跳起一米多高。但是如果在一米高的地方放个盖子,这时跳蚤会跳起来,撞到盖子,而且是一再地撞到盖子。过一段时间后,拿掉盖子就会发现,虽然跳蚤继续在跳,但已经不能跳到一米以上了,直至结束生命都是如此。为什么呢?理由很简单,它们已经相信:我只能跳这么高。多次的挫败经历迫使它们自动调节自己跳的高度,而且适应这种情况,不再改变。

被绳子拴住的大象:通常,驯养大象的人,只需在地上插个木桩,拉根小铁链,甚至绳子,拴在大象的一只脚上,便可使大象待在原处。大象如此庞大,力气可卷起一颗树来,为何一个小小木桩便可将它困住呢?道理其实很简单。当大象年纪还非常小、力量很弱的时候,它便被铁链绑在它力量无法挣脱的小树或者桩子上。为了获得自由,小象会拼命拉拽链子,可是由于它还小,不论怎样挣扎,都无济于事,甚至弄得脚被磨出血,疼痛不已。慢慢的,小象明白了,这样做是完全没用的。只要自己被绑在木桩上,就只能乖乖在原地。直到小象长成大象,这个信念依旧没有动摇。


不自信的孩子:有些老师和父母会抱怨孩子“烂泥扶不上墙”,很多事情试都不愿意试一下、更别提坚持了,遇到一点困难就“秒怂”,一副不争气、不自信、脆弱敏感的样子,关键是老师和父母费尽心力开导、激励、“打鸡血”,可要么没用、要么见效三两天后就迅速回到“解放前”了。当我们指责孩子不争气的时候,殊不知,在过去的经历中,他可能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的挫败,已经深陷于习得性无助中,他已经坚信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是没用的。

破局,从一个确定的成功体验开始

习得性无助破坏性如此之大,怎么破呢?

塞利格曼把他的习得性无助实验,又往后继续做了下去。

他将第二组狗,也就是学会无助的狗,重新放到箱子里,用手把这些不情愿动的狗拖过来、拖过去,强迫它们越过中间的矮闸,直到最后它们自己动了。

实验人员发现,一旦它们发现自己的行为对逃避电击是有效的,无助就被治愈了。

在咨询中,当我面对那些反复强调“我不行”、“我不敢”、“我不懂”、“我不会”的孩子时,我知道理性层面的激励是无效的。“你可以的”对一个在习得性无助中的孩子来说只是轻飘飘的几个字而已。

我往往会和他们一起制定一个对他来说难度很小的行动计划:补齐哪部分的知识点、成绩提高1分、向一个同学请教等。

当他迈出小小的第一步、而这一步能让他真实的感受到”我可以“时,他会更有勇气迈出第二步。以往经验形成的习得性无助感也会慢慢被破除直至消失。

如果你正陷在持续的无助感中,可以觉察一下:过去的一段时间,甚至是过去的很多年,你是否经历了太多的挫败体验?

不妨拉自己一把,刻意给自己制造一个小小的、确定的成功体验,然后第二个、第三个……直到你”满血复活“,重新开始相信自己!

参考资料: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美】马丁·塞利格曼

《大辞海·心理学卷》  夏征农、陈至立

你可能感兴趣的:(什么是习得性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