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潜意识里是如何挑选另一半的?

声明:
本文大量摘录蔡垒磊《爱情的逻辑》
故不作原创声明

为什么你会喜欢A而不喜欢B?

你“更喜欢”的这些特质显然是由你的主观偏好决定的,但这也并非随性所至,每个人的主管偏好形成都必有其因。

我们有一些共同偏好是从远古时代演化而来,比如男性体格更加强壮以及女性的更好生养能够大概率让其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这些都是出于生存和繁衍的考虑。

而到了现代社会,衡量生存能力的指标发生了变化,经济实力明显比“更强壮”或“更好生养”重要,“更有钱”就变成了社会人的追求。

以上虽说仅针对整个社会而言的“大类”追求,但每个个体的个性化偏爱也是有迹可循的。

“深受其害”会导致一个人在这方面尽量规避它,“深得其益”会使得一个人在这方面更将倾向于它。

例如,一个体型较胖的人从小到大被说成胖子,ta以后大概率会找一个体型瘦的人;一个不喜欢自己眼睛小的人很可能比较看重对方的大眼眸。也就是说,一个人越缺什么,在找对象的过程中就会越看重这些特质。

又比如,一个身高160cm甚至以下的女生对对方的要求通常是175cm或者更高(“深受其害”),而170cm的女生往往要求对方只要比自己高就好(“深得其益”)。

生活中我们经常对某些偏好进行过度偏爱,而了解其背后的作用原理能够让我们对自己的偏好进行反向修正

例如一个人在贫穷的时候,对对方的“有钱”特质较为看重。

然而有钱和幸福并不是正相关关系。当一个人从没钱到有钱,其幸福增长极快,一旦到达某个阈值,幸福指数的增长速度会小于金钱数量的增长,之后其它特质的重要性就会逐渐显露。

通过“反向修正”,能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对某些特质加分到超限的程度,能够从众多特质中刨除当下看来很重要而长远看来权重较小的条件。

为什么你总遇不到心仪的人?

最好的开始莫过于在恰当的时间遇到恰当的人,但现实中这种情况几乎不复存在。

也许你在能接收爱情体验的时候,遇到了你一生中遇见的最好又最合适的ta,这种概率小到火星撞地球,基本没可能。

并且,你与ta的结合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你自己。你是否各方面也是ta在能接收爱情体验的时候遇到的最好又最合适的人呢?

所以,我们普遍认为的“碰不到”,是因为我们“抓不着”。

要想提升抓得到的概率,先决条件是自己要变得优秀。不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甚至往潜在对象期望的方面上靠,也能科学地提升抓得住的概率。

尽管婚恋市场中很多人都比较优秀,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还是难于找到另一半,似乎他们认为只要把自己在乎的一些品质织成一个网,自然就能网到想要的“鱼”。

每个人对对方都会有多维度的期望,然而有些期望要么设置得过硬,要么无法衡量,又或者是自相冲突,只不过当事人并没有注意到自己已经被罗列的条件限制住了。

这些条件大体来说分为三类。

过硬的“硬项”

有些人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人,这样清醒的头脑本省来说是件好事,但若具体得太过分,就不科学了。

比如要求对方在一线城市市中心有超过100平米的房子,得有50万以上的车子,得是500强企业高管。

暂且不说能够达到这些条件的人有多少,单在期待的设置上就不合理。

身高也是类似的,有人声称将来的另一半必须超过180cm,可事实上只要对方在其他方面大大超过ta的预期,ta也可以将身高条件降低。

人是会权衡的动物,看的都是整体,如果一个人不满足你的某个条件就无法进入你的选择范围,那你或许就会错过ta的那些“超纲”优势。

无法量化的条件

孝顺、有爱心、幽默等,这些都不是像身高、存款那样能够量化的,这些特质在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定义。

例如同样一个行为,在有些人眼中可能是孝顺,在另一些人眼中可能是“妈宝”。所以这些无法量化的条件不仅跟自己有关,还与评估方的主观判断有关。

既然这样,这类条件的设置就毫无意义。

条件设置过多

一个人选取对象的苛刻程度,不在于单个条件,而在于条件的数量。

如果你要求对方身高180cm以上,你已经筛选掉了适婚群体中80%的人;要求对方年薪50万,又过滤了剩下人群中的95%的人;若还要跟你年龄相仿,三观相合,那么最终一千个人里也只会有零星几个符合你的条件。

如此苛求,再结合自身每年能遇到多少个异性,无法找到对象也就不奇怪了。

正确的选人方式

既然以上的方式都不对,那何种方式才是正确的?

有一个游戏,参与者对每个人的一些特质都明码标价,有的标5块,有的标3块,有的1块;而你手中只有10块钱,你只能从中挑选出你最在意的一项或者两项特质,抛弃其它不怎么重要的特质,你不能什么都想要。

更何况,很多人手里的“资金”都不足10块钱,只是大家忽略了这个事实。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在潜意识里是如何挑选另一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