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培松:解读《论语.为证篇》之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解读《论语.为证篇》之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十五立志: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在童年,即知求学。此处孔子自述十五岁志于学,现今十五岁基本要读完九年义务教育了,正是立志你的大学梦,和你的理想;是你人生的一个重要起点。十五岁也正是孩子们的叛逆期,所有无论作为老师或者家长都要把孩子正确引入立志好学的正道上去。

二十弱冠:

男子二十就要把头发束起来,是个大人了,要有个大人样子;不再是小孩了。开始步入社会,学习社会经验,中国公民规定十八岁享有和所有成年人的一切权利和义务。现在美国公民十八周岁就已经脱离父母自己独立生活了,而中国的二十岁好多还生活在父母的怀抱中,好像比起中国古代人有些倒退。

三十而立:

到了三十岁时你从立志到现在好似十年磨一剑,把你的“剑”(你的所学)已磨“剑”成立。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事业和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了。三十岁之前不论人的的体力、精力、脑力都是最旺盛的时候,学什么都快,所以在三十岁之前尽量要把自己喜欢的事业做出成就,否则,以后你的会因家庭、社会、琐事、等拉住你较难前进,或会倒退。

四十不惑:

不惑:就是不疑惑。相信自己、相信大家;人到了四十岁就没有什么可以顾虑、疑惑的了。有什么经验阅历就使出来吧,你已经没有选择和后退的了,这时候不能言苦言累只有干了,只要死不了就得干,而且必须要干出成绩来,因为你上有老下有小都在等你的饭吃。如果你还在疑惑,那么无论从那个方面你都不会出色的。

五十而知天命:

孔子学《易》,乃知天命。吾人虽闻天命,未必能知,须先信赖圣言,以求知之。五十岁的年龄一般就要走下坡路了,如果在单位你还没升到一把手,那么你就要慢慢退居二线工作了,就不得不认命了,已经无法抗拒了。五十岁虽然从身体方面慢慢老了,但是心也跟着熟透了,拥有了人生丰富的阅历,一般重要决策还是要听取五十岁以上的人的意见;故说知天命之年。

六十而耳顺:

郑康成注:“耳顺,闻其言,而知微旨也”,皇《疏》:「但闻其言,即解微旨,是所闻不逆于耳,故曰耳顺也。已经活了一个六十花甲一个轮回了,就要要认老了。按国家规定都已经退休了。「耳顺」就是耳的功能已经通顺自己以及他人的心理,故能闻他人之言,即知他人的心意。此是耳闻无碍之境。说什么都无所谓了,我已经都能听下去了。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从心的从字,作顺从讲。「矩」是端正方形的工具,《说文》作巨,引申为法度之义。孔子至七十岁时,顺从心之所欲而不逾越法度。顺心而为,自然合法,也就是动念不离乎道。人到七十古来稀,七十就已经是糟老头了,人生快到头了。现在国泰民安(地天泰)人们生活提高了,八十、九十岁耄耋之年的很多,也只能颐享晚年了。

一样的笑容,一样的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杨培松:解读《论语.为证篇》之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