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的依恋模式从何而来?(学习笔记)

儿童在生命的最初几年会建立一个有关母亲及其对待自己的方式的模型,一个有关父亲及其对待自己的方式的工作模型,已及一个与父母互动的模型,这些一起成为富有影响力的认知结构。

有证据表明,这些模型都是建立在孩子与父母的日常互动的真实生活经历基础之上的。

个体构建的自我模型能够反映父母如何看待(对待)他们。

这些模型决定了个体如何看待(对待)父母及自己,以及希望父母如何看待(对待)自己,自己以什么方式回应父母。

它们还控制着个体在白日梦里表达的恐惧和愿望。


有证据表明,这些关于自我和父母的模型一旦建立,就会维持下去,在潜意识层面运行。

当一个拥有安全型依恋模式的孩子逐渐长大,他的父母对待他的方式发生变化时,他就会逐渐地改变他的模型。这说明,尽管有时间上的延迟,孩子建立的模型会持续地模拟他同父母之间的互动。

相反,在拥有非安全型依恋模式的孩子身上,模型的更新会因为个体防御性地排除了异质的经验和信息而受到阻碍。

这说明,即使个体在长大后遇到他人以不同于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自己,个体建立的模型所主导的互动方式倾向于保持不变,持续下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个体的依恋模式从何而来?(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