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意思是: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事,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这里面说了一个完人,需要具备两个条件:1.自强不息。2.厚德载物。
可现实中很少有完人,并不是这两点多难做到,而是,人的贪欲太强。
比如:一个出身贫苦,通过“自强不息”获得了好的物质条件,这时候,本应该注重“厚德载物”,但是,欲望大门却越来越大,他尝到了甜头,望着更高“山”,他永不会满足。
所以,判断一个人,不能因为他具有“自强不息”的品质,或者具有“厚德载物”的品质就说是优秀的,这两个维度要均衡着评价。
就像有“才”不一定有“德”,有“德”不一定有“才”一样。要“德才兼备”。
现在关于教育比较火的有两件事:
第一件事,高三学生张锡峰在《超级演说家》中的演讲。
他说自己出身普通,从小生活在河北一个小镇上,来到城里后,他却发现自己格格不入,分不清我方和对方球门,同学有私家汽车接送,自己只能走回家。
“走过红绿灯,一个人,低着头,心里却翻江倒海。”为了改变,他必须奋斗,要逆天改命。
他还说,自己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要立志去拱了大城市里的白菜。
也正是因为最后那句话,他遭到了众多人的谴责。
说他是个精致利己主义者,说他是“祁同伟”式的人物,说他是教育的失败品。
第二件事,疫情之前,北京四中学生去贫困地区帮扶的事情。
经过一个月时间的贫困生帮扶,学生回来以后,有两个学习成绩好,家庭条件也优越的女学生,她们找到校长,跟校长说着自己的感悟,可是,说着说着这两个女学生就哭了,为什么呢?
这两个学生说自己本来高中毕业以后都是要出国的,准备到美国到欧洲去读书,可是经过这次结对子帮扶活动,她们看到山区里面还有那么穷的家庭,自己内心很难过,虽然自己家庭条件好,但是大家都是中国人,自己对这个国家是有责任的,所以她们决定不出国了,就在国内读大学。
因为她们立下了志向,要用自己一辈子的努力,让中国这片土地上的那些贫困家庭过得好起来,她们说,这是自己一辈子对国家的责任。
我举这两个例子,并没有说谁高尚、谁卑劣。因为不能只靠单单说了什么,关键在于是不是真的做到了。
衡水的张锡峰和北京四中的两个女学生,他们学习成绩都优秀,可以说他们都在践行着“自强不息”。
如果张锡峰的想法就是走出小镇,追求更好的生活,那么,经过拼搏,他能成为社会精英,过上物质丰富的生活。
而那两位立志于为了消除贫困而奋斗的女同学,无疑是伟大的。
造成这两者的差异关键在于对事物的认知,张锡峰也许不是精致利己主义者,他以后也许也会回馈社会,去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情。但这需要他要有“厚德载物”的品质。
“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不仅是识人辨人的两个维度,也是成就一个人的关键。
那么,这两者是什么关系?
这两者在成就个人的时候,是螺旋上升关系。
当你“自强不息”到了一定的程度,你会觉得自己不管再怎么努力,都徘徊不前,这时候你就要想想自己是不是需要在“厚德载物”上下功夫了。
因为“厚德载物”是一个承载能力,它能提供给你更广阔的天地。
当你把“厚德载物”的能力提上来之后,你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并开始新的“自强不息”,如此反复。
当然,我并不是说,为人处事要先自强不息,再厚德载物,这两者应该同时进行。
《道德经》说:
一体分二相,二相为阴阳。
“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就是阴阳的关系,两者是同时存在,不可分割。
如果失衡就会造成一定的后果,比如,“德不配位,必有余祸”。
当我们懂得了这些规律,并按照规律去做事,以“天行健、地势坤”两个维度,去识人、辨人,去完善自我,我们自身会更加幸福,我们的世界也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