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败你的不是眼前的苟且,而是臆想出来的“诗和远方”

这几日,最热闹的话题可能就是咪蒙公众号被封的消息。

咪蒙,一个精明的文化商人,她准确的抓住了现代年轻人尤其是女性的痛点——没有归属感,没有安全感,极度的自我怀疑以及对异性的不确定。然后通过耸人听闻的标题,不断放大矛盾冲突,并且以一种很江湖化的表达方式粗暴直接发泄情绪。

被大众评价为“毒鸡汤女王”

单支广告80万,年收入8位数。咪蒙凭一己之力打造了一个帝国,她是帝国的女王。

咪蒙的大火不是个例,而是一种社会现象,现如今最赚钱的文化输出就是贩卖焦虑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发达,所有人的生活都被搬上了舞台。月薪三千的动动手指就可以浏览千万年薪的生活;坐在800块钱的合租房里就能够领略几千公里外的极光盛景;信用卡负债几万块钱的姑娘对着手机屏幕点评着无比华丽的衣帽间……



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过着现实与梦想如此悬殊的生活,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认识到自己的贫穷,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渴望拥有金钱。

越来越多的人在对我们说,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你的同龄人正在超越你,你已经被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你连几万块钱的包都买不起!

你都没有勇气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你居然还有脸活着?

给你个眼神,自行体会。


成功或是失败,幸福或是悲伤,这些很主观很自我的感受,却被无数的外在力量牵引。

我们的生活被大数据流量营销着。



社会学理论认为,个体在客观环境的影响下,即使没有受到直接威胁,也会反射出一定的焦虑。

“别人家的孩子……”就是我们最初的焦虑来源。

有比较就会有焦虑。

焦虑是人类的合理情绪,适度的焦虑是个体以及群体成长的主动力。

然而,如今有太多投机的文化商人,无限放大这种焦虑,撩拨痛点,刺激情绪。放大周遭社会精英的成就,使用极端个案造就群体实力的假象,然后激化出一种社会群体压力。

“年收入超过100万才刚刚脱贫”

“00后已经年收入破百万”

“你的同龄人已经套现15亿”

“只需200块,让你看起来年薪200万”等等。

深陷如此这般骇人听闻的标题中,摸摸自己的口袋,岂能不心慌?



备受质疑的芒果台节目《变形记》,禀承“换位思考”这一思维理念,通过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生活环境的互换,达到“体验不同人生,达到改善关系、解决矛盾、收获教益”的目的。

可是结果真的如此么?

城里的孩子在贫困山区收获感动,忆苦思甜,洗心革面,认识到自己多幸福,从而变得更加懂事惜福。

可是对于农村孩子而言,真是太过残酷。很多自小留守农村的孩子过着我们难以想象的苦日子,可是通过节目,他体验到了截然不同的生活,原本的安稳被拉开了一道巨大的口子。

其中有个男孩,在参加过《变形记》之后,性情大变,本来乖巧懂事的他,回去后再也没有办法适应农村的生活,不仅再也不帮助父母做农活还总是提出各种物质需求,以致于后来认为城市的父母才应该是自己父母,而自己就应该过城里的那种生活。后来孩子的父母没办法了,只好给城里的那对父母打电话,问他们能不能再让孩子去住一段时间,一开始城里的父母只是推脱,但后来就直接电话号码拉黑打不通了。

现实与梦想的落差给了这个孩子无限的失落。


实际上,我们就是那些被带到城市生活的农村孩子。

渴望的生活就在眼前,我们却无能为力,他们给我们展现了精彩绝伦生活画面,却不曾告知我们应该如何迈出第一步。

无尽的烦躁与自我否定……



在霍妮的《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中提到,焦虑实质上是一种恐慌,是一种对于危险的无能为力感。分离、失去、死亡、不确定性、孤独等都会引发人们的焦虑情绪。

几万块的包当然好,可是它不应该是生活本身。

说走的就走的旅行当然令人羡慕,可是精打细算的日子也会带给我们幸福的感受。

如今咪蒙被封了,精明如她的人们一定会找到另种生存方式,作为我们普通人,应该做到放平自己的心态,提高心智水平,面对纷纷扰扰的网络信息,能够心平气和,理智对待。

挣着卖白菜的钱想着卖“白粉”的生活,肯定难受。



您的每一次阅读

每一次点赞

每一次转发

都将是我坚持下去的原动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打败你的不是眼前的苟且,而是臆想出来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