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鱼》||看《肖申克的救赎》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诚然他们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评价鱼是否快乐,所以结论会带着自己的影子。但可见的客观存在是:鱼在河里自由的游动,自由的呼吸,似乎是惠子等群体追求的。

图片发自App

离上一次看《肖申克的救赎》有一年的时间了。发自内心地感慨于这个伟大国家骨子里有着的,对自由、信仰的逃狱精神。从1774年7月6日美国宣布独立,到1963年8月28日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走上街头大声疾呼自由和平等,无不闪烁着美利坚民族为争取自由权利不懈斗争的光辉。

密尔说,“人区别于动物的首要之处,不至于人有理性,也不在于人发明了工具和方法,而在于人能选择,人是在选择的基础上成就了自己。”假使人的自由选择权被限制或被剥夺了,那么人生便失去了意义。 以自由的名义,谁都不能代替他人呼吸或思考。因为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他自我的选择。早期印度法理学家对“鱼类世界的正义”(即大鱼可以随意吞食小鱼)提出了批评。他们告诫说,避免出现“鱼类世界的正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保证人类世界不会出现该规则。 索尔仁尼琴在批判个体自救时也说,“鱼群从不会为了反对捕鱼业而集体斗争,它们只是想怎样从网眼钻出去。”但是,个体的人可以自主选择不受体质的捆绑,一个个向着自由的土地奔去。当个体集聚到一定量时,便拥有冲破渔网的力量了。正是自由的思想,使得我们不必依仗权势,坚持自由的本心。

初看《肖申克的救赎》时,我满腹疑窦:为什么主人公安迪千方百计出逃的肖申克监狱成了老布依恋的家?被关押了50年的老布终于获释后,他精神崩塌了。他不惜举刀杀人也要重回监狱。剧中老瑞德的一句话点醒了我,“起初你讨厌它,然后你逐渐习惯它,足够的时间后你开始依赖它,这就是体制化。”想到这儿,我背后顿生寒意。

既然已经艰难的活在这个社会上,体质的牢笼在我们个体出生以前就已经存在,并且在我们个体死后还将继续存在。但是我们不能像温水里煮的青蛙,不知不觉中缴械投降了。重要的不是去纠结于环境对我们做了些什么,而是关心自己在做些什么。保持独立的人格自由,坚持个体自救。正如《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一句经典台词:“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着自由的光辉。” 人生充满劳绩,每个人都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的,但是真正看透并了无遗憾离开者却寥寥无几。卢梭云,“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对于老布来说,这枷锁就是锁住他自由的肖申克监狱。反求诸己,这枷锁或许就是我们给自己筑的牢笼。是名,是权,是利,是很多人一辈子也无法活着逃出去的监狱。

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小故事,我们或许是鱼,或许是看鱼的人。就像周公梦蝶,两两相忘。而不忘的是内心久久涌起对自由的渴望。现状已然存在,但你能选择的是为自己开凿一条通往自由的路,而不是心甘情愿地呆在笼子里。恶劣的环境可以打压,但我仍可以奋力追求自由的生活,因为我即我选择。当我们关心积极地生活多过于抱怨环境时,我们就离自由的天空不远了。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作者杨萌)

你可能感兴趣的:(《子非鱼》||看《肖申克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