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第一模块改变理念的心得体会

        在共读计划的启动会上,第一次听福州金山中学的陈蕾老师分享了《数字时代的学与教》,陈老师提及相信的力量这一词让我很有触动,也让我们对《数字时代的学与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在这炎炎夏日开启新的旅程。

一、相信的力量

        人产生行为的五个步骤中最后一步是对事件产生了相信的行为吗?当你对这件事情本身还处于否定的状态时你是不会行动,只有从内心深处相信它认可它,你才有付出行动的内在驱动力,但是相信还只是停留在意识层面上,只有付出行动后才能看到相信的力量。付出行动也就意味着刻意练习,拿在音乐学习的路上来说,5000小时的练习量与10000小时的练习量,他们之间的差距就在于你是普通的乐手还是演奏级乐手的区别,正是因为5000小时的练习里往往蕴藏着更多的艰辛,付出一定是成倍的,但是战胜它便便能看到另外一番天地。付出行动刻意练习意味着离开舒适区、接受挑战,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事,如何克服枯燥乏味的练习时间,如何克服一次次失败后的挫败感,如何具有强大的执行力与战胜困难的决心,一切的答案便是你是否拥有对教育事业足够的爱、足够的热情,回答只有是肯定的才能让你在刻意练习中坚持,坚持,再坚持。抱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相信相信的力量,在刻意练习中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教学教法,才能在课堂上发现一切是那么的美好。

二、以生为本

        在《数字时代的学与教》中,王绪溢博士提出的“少才能多、无才能有、慢才能快”的教学心法,让我明白教师对学生不放心的执念使得教学无法实现以生为本。那么以生为本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减少形式数量,提升活动品质,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养成。从教学内容上看它来源于课堂的生成,通过教师合理的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简单高效的看到课堂生成,针对可视化的数据、图画等等让我们清晰的看到了教学内容,从而设计促进学生深度思考的教学活动。教育是慢的艺术,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中通过沉浸式的方法学会如何学习才是有利于学生的终身成长。

        其实看完这一部分的内容我还是有疑问的,在小学音乐低年级的音乐课程中主要是以感受体验为主,学生多以模仿来获得音乐经验建立起对音乐要素的感知能力。在这样一节师生互动性很强的音乐课堂中学生没有学习经验,教师的主导地位十分突出,如何将课堂还给学生,以生为本因材施教,信息技术应如何在课堂中合理运用,我将会继续思考、学习期待疑惑解开的那一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第一模块改变理念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