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必须看,这是为你好!

王二木:约大家一起丧一丧的第 篇电影推送

豆瓣ID:154658508

未成年,主角是少女,青春片,搁置了五年,烂片?禁片?渣片?NO!

导演是曹保平,豆瓣8.7分,“十年来最好的华语片之一”——《狗十三》实至名归。 

不吹不擂,曹保平的确是业界良心。作为一位学院派导演,到目前为止一共拍过五部电影,都是精品(不抬杠:《绝对情感》投资方干涉太多,导演并不承认这是其处女作),其中《烈日灼心》创了“三影帝”的佳绩。

《狗十三》是曹保平第一部用别人剧本拍摄的影片,这个剧是当年“北电”本科毕业生焦华静的毕业答辩剧本,带有一定的自传性质(片中的“家”就是焦华静小时候的家)。

这是一部成长题材的影片,讲狗和十三岁女孩李玩的故事。片中以李玩与狗的关系为线索,串联起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从不要狗、慢慢接受狗、失去狗、寻找狗、被迫认下另一只相似的狗、慢慢接受、再次失去、再次寻找、第二只狗死去、到街头与第一只狗遇见放弃相认。整个过程十分清楚且充满张力,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李玩一步步进入成人世界。

曹保平个人很注重电影的叙事性,从镜头调度、构图、到音乐铺排、剪辑都极为讲究。

片中每个镜头如何拍都经过了导演的深思熟虑。故事开始时,在李玩与爷爷奶奶一起吃饭的场景中,导演选了短焦以拉远李玩与爷爷奶奶之间的距离,暗示了亲情的疏离;在狗走丢后,有一场李玩找狗的戏,导演使用了晃动的镜头画面并将时间拉得很长,长到观影者听到李玩声嘶力竭的“汪汪”声已经近乎麻木,而这正是导演埋下的一个伏笔,此刻不论是李玩还是观众的心理状态都已经被推倒极致了;随之而来的“家暴戏”中,导演选择将场景拉近,使镜头是作为叙事参与者存在,而非简单的记录者,观众的情绪随着父亲激烈的行为瞬间被引爆。而另一方面,李玩歇斯底里地奔跑与喊叫并非完全是因为狗丢了,更多的是对压抑的家庭成长环境的发泄:

“我不是非得要一只狗”。

插图:蝙蝠的视角暗示了李玩的心理,处在青春期的她同样的慌乱无助,处处碰壁。有网友说:青春就像闯进了教室的蝙蝠,紧张慌乱找不到出路。


除了镜头的调度,构图与配乐上,导演也颇具匠心。影片中多次出现这样的场景:李玩在窗台边,窗台边有很多铁栅栏,而镜头是从外面拍的。整个构图很像一个笼子,将李玩困在里面,极具象征意味:暗示了李玩在家庭及社会规则的束缚下对自由的渴望。另外,曹保平请了著名的音乐人白水为电影配乐,乐器上选择了笛子和大提琴等,缓慢低沉的音乐奠定了整个片子阴郁的基调。剪辑方面也是相当的良心,在吃狗肉的戏中,选择了在很前面的地方铺音乐,背景音在李玩吃狗肉的时候整体呈上升的趋势,音乐连带镜头画面的力量将感情向上推,瞬间击中观众的泪点。 

当然,曹保平并不满足于单纯的叙事,同样有着超乎叙事之外的野心,企图通过叙事带出社会文化现象,由现实表象的呈现深入到文化肌理的反思。

如片中以“酒箱装小狗”,看似日常,却隐喻着“酒肉(桌)文化”。李玩所经历的并非只有一次“家暴”,在她的整个成长过程中,暴力从未停止。“家暴”背后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东西,即父权社会下的三纲五常“我打你,是因为我爱你”,此时的暴力还只停留在家庭中。当李玩随父亲开始进入社会参加应酬时,父亲为了讨好领导可以让未成年的女儿一而再的当众喝酒,暴力再一次出现,此时父亲是作为旁观者与推波助澜者,施暴者则是冰冷无情的社会。

再比如,李玩在夜晚一直听到的鸟叫声,她一直笃定是楼上人家养了一只鸟,最后偶然发现,发出声响的是一个患有精神病的油腻大叔。有时候,我们决定真实的东西,未必是真的,有些事情就是说不清的。无疑爷爷是宠爱李玩的,但是当李玩撼动了他“一家之主”(宗族之主)尊严的时候,他选择了无视李玩父亲对李玩的打骂,直至最后他也没有向李玩说一句:“对不起,我把狗弄丢了”。

片子的纠结与可贵之处就在于它将生活的复杂性完全呈现出来:好与坏本就杂糅在一起,而当这些再与亲情相联系时,作为子女的我们无处可逃。不像《阳光灿烂的日子》那么浪漫,也没有《小时代》、《致青春》的玛丽苏情节,这部片子就是我们的狗13青春:“我这是为你好,等你长大就明白了”。

当然,片子也是残忍的,很多人以为当李玩吃下狗肉的时候便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礼,而我却以为,当李玩在街上认出丢失的狗却平静地离开时,她才真正变成了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被她抛在身后的不只是那只陪伴她度过孤独夜晚的“爱因斯坦”,还有她的青春。

当你再能失去的都失去了,你也就差不多长大了。

如果你看不懂《狗十三》,那你是幸运的。(反正另一个你在平行时空过得也不好)

参考资料:

采访稿 狗十三[J].新作评议

陈咏. 狗十三:现实主义青春的挽歌[J]. 电影批评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狗十三》必须看,这是为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