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到第八——聊聊这几个少见姓氏背后的历史故事

在学生时代,我始终不怎么招老师待见。原因倒不是我脑子笨成绩差,也不是调皮捣蛋招人烦,而是我属于那种好学生中的坏学生、坏学生中的好学生,让老师们十分头疼。啥意思呢?就是我极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要老师一眼没看住,成绩就跳楼,最高光的时刻考过全班倒第四。不过只要被揪住耳朵一通怒吼,收复失地倒也不费劲,要是老师肯格外开恩再赏我一顿拳脚(那个年代学生挨老师的揍司空见惯,而且师生关系还能无比和谐),那么一口气杀进前十、前五乃至前三也不是啥问题。

不过在我的学生生涯里,却从来没考过第一,这倒是件很古怪的事情。哪怕我曾拿过全校前第四,在班级也只排在第二,这样的结果真是让人无语问苍天。可是第一与我无缘,有些人却天生就是第一——当然在这里我说的不是那些看起来就很讨厌的学霸,而是“第一”这个姓氏。

第一与我无缘,但有人天生第一

事实上不光有人姓第一,还有第二、第三直到第八。这几个姓氏不但少见,而且是不是看起来有些古怪?让人难免怀疑这些姓氏的由来是不是也跟考试成绩有关……其实这都是我在瞎扯,从第一到第八这几个姓氏在如今虽然大多已经湮灭无闻,但其历史极其悠久而且高贵。不仅如此,如果将时间回溯到近3000年前,这几个姓氏都是一家人,祖上还曾是两国王族,实在是让人羡慕嫉妒恨啊。


先聊一聊这几个姓氏祖上最初的辉煌。

在第一到第八这几个姓氏出现以前,其实他们都姓田,而且还都有一个姓陈的共同祖先。当然这种说法是不严谨的,准确的说他们的共同祖先应该是妫姓陈氏——妫姓啊,这可是著名的上古八姓(即姬、姚、妫、姒、姜、嬴、姞、妘)之一,一看就是妥妥的贵族范儿。而且妫姓的始祖是大名鼎鼎的帝舜,人家可是位列三皇五帝,是华夏民族的共同始祖之一。

“鸟生鱼汤”中的“生”、即帝舜据说曾建立过一个虞朝,所以对西周来说也算是前朝

所以在西周分封诸侯时,也必须对此表示尊重,便给前朝遗民封以王侯的名号,称之为“三恪”。其中帝舜的后裔被分封在株野(今河南柘城),后来又迁都到宛丘(今河南淮阳),辖地大致在今天的河南东部和安徽亳州,此即为陈国。陈国的首任国君叫妫满,死后的谥号为胡公,按照当时以国为氏的习俗,也被称为陈胡公——这便是陈姓的得姓始祖。

如今说起那段历史,人们更熟悉的是春秋和战国时期的那些大诸侯国,至于陈国就比较陌生了,似乎是个打酱油的角色。其实在“五霸”和“七雄”崛起之前,陈国可是各大诸侯国中一个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称之为一流大国。

西周分封诸侯时有着严格的爵位等级划分。其中公国只有宋国一个,其下的侯国中,陈国与齐、鲁、晋等强国并列。而在春秋早期的头号小霸郑国以及后来位列战国七雄之二的秦国和燕国国君只能称伯,甚至南方霸主楚国才捞到个子爵。搞得几百年后那位自称“我蛮夷也”(《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的楚武王熊通干脆懒得搭理抠门的周天子,关起门来自己称起了王。

陈国属于老牌诸侯国,在春秋战国之前还是很有影响力的

即便到了春秋早期,陈国依然挺强大,位列春秋十二诸侯之一(即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国)。而且陈国不光是有钱有地位,还挺能打——当时在列国间最“豪横”的诸侯就是人称“小霸”的郑庄公姬寤生,几乎跟所有的邻居都打了个遍。最后寂寞无敌之下,竟然打了一场繻葛之战,揍得周天子威风扫地,这就让陈国很不高兴了。话说像陈国这种老贵族最在乎的就是等级尊卑,最看不上的就是郑国这种暴发户,所以陈国动不动就招呼上蔡、卫、宋等老牌诸侯,打着“尊王”的旗号去围殴郑国。当然,这些架陈国大多没打赢,但郑国也拿陈国没什么办法,这在郑国的鼎盛期也算是难能可贵的。

不过随着春秋之后的“礼坏乐崩”,对于陈国这样的老派诸侯来说根本无法适应,于是衰落就无法避免了。此后的陈国彻底沦为末流诸侯,只能靠不停的认大哥、交保护费才又苟延残喘了近200年。期间陈国还几度被灭国,又因为大国间的斗争几度侥幸复国,直到陈湣公二十四年(公元前479年),依附于吴国的陈国被楚惠王所灭,从此再也没活过来。

在晋楚争霸的大背景下,夹在中间的陈国注定没有好下场  

 一个落难逃亡的陈国贵公子,被神棍忽悠成了田姓始祖。

陈国的故事讲完了,但从第一到第八这几个姓氏的祖先的荣光,才刚刚开始。

在陈国亡国之前的200多年,陈国的第十四代国君陈厉公生下了一个叫陈完的儿子。话说这个娃可不一般,刚一生下来周天子驾下的太史就颠颠的跑过来围观——当时的太史除了做史官以外,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算命和跳大神,所以这位周太史就发挥特长给这个新生的娃算了一卦:

“是为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非此其身,在其子孙。若在异国,必姜姓。姜姓,太岳之後。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史记·卷三十六·陈杞世家第六》)

啥意思呢?就是说这娃简直就是天命之子啊!不过却是个很见鬼的天命之子——因为第一,陈国似乎在他身上沾不着光;第二,得等这娃挂掉以后他的子孙后代才会人品大爆发,弄不好还会爆掉某个姜姓国家;第三,等这娃的后代爆了,陈国也该咽气了。

从卦象上看,公子完的主要功能就是生娃……不过他及他的子孙确实超级能生

呃……我要是陈厉公,弄不好会把这个倒霉催的娃当场掐死……

不过陈完没被掐死,陈厉公倒是很快被他的亲兄弟、也就是后来的陈庄公弄死了。国君老爸被人篡位了,陈完自然没了当国君的指望,只能老老实实的当了个大夫——当然这个大夫不拿手术刀,而是一种官职,在春秋时期通常用来打发国君的废物亲戚。

陈大夫本来打算混吃等死,然后在天堂或地狱坐等他的儿孙们去找某个姜姓诸侯的晦气。可没想到的是,姜姓诸侯的晦气还遥不可及,陈大夫的晦气倒是先找上门来了。陈宣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72年),陈完莫名其妙的被牵扯进太子御寇的谋反案,眼瞅着自己快成砧板上的肉了,他倒是当机立断,立马撒丫子就跑。

可是往哪儿跑却成了一个问题。当时诸侯国间“大鱼吃小鱼”式的兼并已经蔚然成风,诸侯国的数量已经到了十不存一的地步——“周初千八百国,至春秋之初,仅存百二十四国。”(《中国文化史》民国·柳翼谋)。不过100多个诸侯国的数量也足够多的,多得能让陈完挑花眼。而且离得近的如宋、蔡、许、赖等国大多跟陈国有着姻亲或是结盟关系,像郑、楚等大国更是靠不住,弄不好有人给俩钱就能把陈完给卖了。

经过近300年的大鱼吃小鱼,春秋早期的124个诸侯国就剩下图中这20来个了

这时陈完可能想起了周太史那个老神棍的预言——那就去姜姓之国吧,说不定子孙真能发达呢?可是姜姓之国也有一大把,比如齐国、吕国、申国、许国、纪国什么的,但我估计陈完连想都没想就选择了齐国(姜姓吕氏)。因为在所有的姜姓之国中,唯有齐国一家独大,反正是赌一把,干吗不赌一把大的?

当时的齐国国君正是春秋五霸中的头一霸——大名鼎鼎的齐桓公姜小白。小白同学以礼贤下士闻名于诸侯,当然不会自毁人设的将陈完这位落难贵公子撵走或是替陈国将其捉拿归案,还请他做齐国的“卿”。话说这个卿可了不得,在先秦时期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官职,小白同学给的官可比陈完在老家的时候还大。

不过陈完却拒绝了,表面的理由是谦虚,可真正的理由谁知道呢?反正老神棍说了,陈完这辈子是没啥前途的,得等到陈国完蛋了以后,他的子孙才能发达。陈国现在虽然乱糟糟的,但显然离彻底蹬腿还有一段距离,陈完要是在齐国搞得很高调,会不会影响到子孙的“爆姜”大业?

姜小白同学擅长礼贤下士,结果给子孙后代埋下了好大一颗雷

尤其是当时的齐国大夫齐懿仲想招陈完当女婿,又给他算了一卦:

“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锵锵。有妫之後,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後,莫之与京。” (《史记·卷三十六·陈杞世家第六》)

齐大夫的卦象简直跟周神棍的如出一辙,这样一来陈完想不低调都不行了。否则弄不好姜小白同学都得忍不住撕掉面具一刀砍死他,还做个毛线的卿?

于是陈完低调的连“氏”都给改了,摇身一变成了田完。为啥改成田氏?因为在当时的古汉语读音中,“陈”与“田”都读“dien”这个音,与如今的“殿”字发音相似(现代闽南语中仍保留了“dien”这个古音)。当然也可能是因为读音相同,所以后人搞混了……反正不管怎么说,陈完从此变成了田完,他也成了如今田姓的得姓始祖。

陈完以采地为氏的说法我不甚认同,所以不纳

至此,陈完或者说是田完已经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死后谥号为敬(也有敬仲之说),所以也被称为田敬仲完或田敬仲。又过了600多年,田完的一个因秦灭齐后怕遭迫害而改姓王的后裔当上了皇帝,又追尊他为齐敬王,庙号世祖。

田完的这个后裔,名叫王莽。


神棍预言显灵,田完的子孙不负众望的演出了一场精彩的田氏代齐。

田完拒绝了齐国的高官厚禄(但还是担任了“工正”,是个营造官)之后,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了买田买地、当大地主上面。经过几代的努力,到了田完的第四代孙田桓子在世时,田氏已经与鲍、栾、国、庆以及大小两个高氏并列为齐国七大家。而且田桓子还联合鲍氏灭掉了栾氏和一个高氏,同时不惜代价的大肆收买人心,使得田氏在齐国影响力日增。

田桓子收买人心的办法是“大斗贷出、小斗收进”,跟我们印象中地主的做法截然相反

田桓子死后,他的儿子田僖子袭位。这个田僖子可不得了,因为他就是齐懿仲预言的“五世其昌”的田氏第一位“天命之子”。所以田僖子也很卖力的继续他老爹未尽的事业,将收买人心的工作进行到底:

“公弃其民,而归于田氏……今公室骄暴,而田氏慈惠,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无获民,将焉避?”(《晏子春秋·内篇·问下第四》)

齐景公五十七年(公元前489年),田僖子发动政变,将当时在齐国唯二可与田氏抗衡的国、高二氏驱逐,并立公子阳生为国君,即齐悼公。作为回报,齐悼公拜田僖子为相,从此以后齐相成了田氏的私家地盘,外人免进!

田僖子死后,其子田恒、也就是著名的田成子再次承袭父位。这位史上著名的“诸侯大盗”先是唆使大夫鲍息弑杀齐悼公、改立齐简公,又在齐简公四年(公元前481年)杀掉齐简公改立齐平公——从此,田氏已经成为齐国事实上的主人,国君不过是任其摆布、生杀予夺的傀儡而已。

窃国大盗田成子才是田氏“爆姜”最大的功臣

话说在神棍的预言中,田完最有本事的子孙分别是第五和第八代以后,其实不然。真正奠定了田氏齐国165年基业的,还得是田成子这个“六代目”。当然,田成子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身后名简直臭不可闻,各种圣贤闲着没事就抡起笔杆子臭骂他一通。比如我们都很熟悉的“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其实就是庄周在批斗田成子时骂出来的名人名言:

“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十二世有齐国,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庄子·外篇·胠箧第十》)

不过对于田氏而言,能得一国并成为后来著名的战国七雄之一,牺牲一下田成子的区区名声简直是太值了。果然又过了90年后的齐康公十四年(公元前391年),田完“八世之後”的第九世孙田和废掉傀儡齐康公,自立为国君。此后他又通过魏文侯的帮助,被周安王正了名,正式当上了齐侯。

战国七雄中的齐国就是田齐,更姜子牙他家再无半毛钱的关系

这便是著名的田氏代齐,与三家分晋一起徐徐拉开了战国这个大争之世的序幕。田齐不但继承了姜齐的富有,更曾一度因兵强马壮而为各大诸侯所侧目——桂陵、马陵两战彻底打垮了曾自命中原霸主的魏国,迫使魏惠王与齐威王会盟,搞了一出“徐州相王”;后又有秦昭襄王与齐湣王相约共称西帝、东帝。不过齐湣王十七年(公元前284年),燕国上将军乐毅伐齐连破70余城,连齐都临淄都统统失陷,仅莒城与即墨尚存。虽然在此危急时刻田氏涌现出个大英雄田单奋起收复失地,但齐国终究还是元气大伤,再无回天之力。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军伐齐,齐王建投降,田齐自此覆亡。后来在秦末乱世中,田荣、田横等田氏残余曾一度复国,但旋即又被刘邦所灭,徒留下“田横五百士”的悲壮故事。

田完的子孙中涌现出无数激荡一时的杰出人物。除了田齐的历代君主以及前边提到过的田单、田横、王莽等人外,还有在先秦时期与姜尚并称的著名军事家田穰苴(因曾担任过大司马,也称司马穰苴)和“兵圣”孙武、墨家钜子田襄子、靖郭君田婴、孟尝君田文,以及西汉大将军王凤、汉成帝刘骜的生母孝元皇后王政君等等。

田完六世孙田书被赐孙姓(孙书成为孙姓始祖之一),孙书有孙名为孙武,即为兵圣  

第一到第八这几个姓氏的由来——全怪田氏脑后有反骨。

秦灭齐后,对待田氏王族以及齐人极其刻薄。齐王建在投降后,秦国对曾经许诺的500里封地的条件根本不予兑现,还将其迁往共地,不供给食物,最后齐王建被活活饿死。至于田氏王族则统统强行迁往咸阳监视居住,财富和美女则充入阿房宫,成为表现秦国灭六国的无上功勋的展品。而本性自由散漫的齐人则被各种严刑苛法折磨得怨声载道。

始皇帝的暴戾最后连老秦人都受不了,更何况原本就一肚子怨气的六国遗民

所以无论是失去了昔日权力地位的田氏王族还是普通的齐人,都对这样的现实充满了愤恨。所以对秦执行不抵抗政策的齐王建一度成为他们泄愤的对象:

“故齐人怨王建不蚤与诸侯合从攻秦,听奸臣宾客以亡其国,歌之曰:‘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疾建用客之不详也。”《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所以当秦末天下大乱之际,早已充分认识到不抵抗危害的齐人,立刻在田荣、田横等人的带领下造起了秦人的反,并一度复国。可惜他们的实力还是太过孱弱,哪里是连楚霸王项羽都干挺了的刘邦的对手?不过即便如此,田横等人仍然不肯臣服,宁可逃往海岛当野人甚至横刀自尽,也不肯再像齐王建那样屈膝投降。

这就让刚刚建立起大汉朝的刘邦十分头疼了。

田横五百士宁死不降,这对汉朝的正统地位是个沉重的打击

话说经过春秋战国500多年的诸侯分立,当时的华夏在族群和文化认同上出现了严重的分裂倾向。哪怕经过了秦朝的短暂统一,那些数量庞大的六国遗民们也依然顽固的坚持自己的齐人、楚人、燕人或是赵人、魏人、韩人的身份,无论是对秦朝还是汉朝基本没有任何的认同感。在这种情况下,秦末时的项羽和刘邦都不得不先后承认了齐王田儋、魏王魏咎、燕王韩广、赵王武臣等六国遗族的诸侯地位,给自己的政权留下了莫大的隐患。

汉太祖刘邦一统天下后,很快便对这些异姓诸侯王下手,将其一一剪除。并逼着勋贵大臣们签下了白马之盟,试图从法理上彻底杜绝类似危险:

“高祖末年,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史记·卷十七·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

可惜誓词这种东西,经常就是废纸一张。所以该造反的依旧在造反,该密谋的仍然在密谋。比如韩襄王姬仓的庶孙韩信(与位列汉初三杰的那位淮阴侯同名同姓而已)就勾结代相陈豨和匈奴人造了大汉朝的反,直接导致了让刘邦颜面丢尽的白登之围。

若非内外勾结,刘邦也不会败得那么狼狈

最后刘邦总算想出了个好主意,那就是移民——尽迁六国遗族和地方豪强10万余人入关中!

话说因为当时的技术和交通等条件的限制,无论这些六国遗族曾有过多么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其实都局限在当地。一旦离了本乡本土,谁还知道你算老几?尤其是在中国古代,地方宗族势力十分强大,一群外乡人不被本地土著欺负死都算万幸,还搞什么造反活动?

而且关中还是刘邦的根基之地,统治能力最强、兵力也最雄厚,六国遗族和地方豪强到了地头就算还想造反,也能够迅速扑灭、无法蔓延。同时这帮家伙都是阔佬,带着大笔的财富进了关中,最终的结局只能是落入老刘家的口袋。

刘邦这一举多得,彻底瓦解了六国遗族的抵抗势力。又经过百十年的消化瓦解,从此中原大地上只有汉人而再无什么齐人、赵人、楚人了。

汉朝最大的历史功绩,就是重构了我们民族的身份认同,并从此牢不可破

在这场声势浩大而又意义非凡的移民过程中,刘邦对于田氏予以了特别的关注和特殊的待遇。为啥?一个原因大概是当年的“田横五百士”给他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让老刘觉得这帮姓田的个个脑后生反骨,而且骨头超级硬,不太好搞“和平演变”;再一个就是田完的子孙实在是个太能生了——哪怕分支出了一大堆姓陈的、姓王的、姓孙的以后,姓田的依旧多得数不胜数,剩下五国的遗老遗少们加一块恐怕都没姓田的多,这可咋办?

好办!不许他们再姓田,而且将其族群一分为八,这样一来关中土著欺负起他们就轻松多了:

“齐田氏后,汉时齐诸田徙至京兆房陵,以次第为姓,有第一至第八。”(《姓氏考略》清·陈廷炜)

所以说第一到第八这几个姓氏的由来,虽然看似跟考试成绩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其实不然——毕竟成绩好才是好学生嘛,好学生通常会是乖孩子。所以对刘邦这个“老师”来说,让乖孩子考……呃,应该是姓第一,那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啦。

最乖的孩子姓第一,最不乖的姓第八

所以田氏族人中表现最乖,即首先屈服同意迁往关中的,统统都赐姓“第一”;前齐王田广的孙子田登这一支第二乖,所以姓“第二”;田广的另一个孙子田癸见势不妙赶紧随了田登的大流,所以姓“第三”,然后依次类推。有个叫田英的最不乖,拖拖拉拉的最后一个才搬家,所以只好姓“第八”。

本来人多势大的田氏远离了根据地,又被一分为八,这下算是彻底完犊子了。不但再也闹不出什么幺蛾子了不说,连第一到第八这个姓氏都逐渐的化作历史的尘埃消于无形,如今只能在“第”这个姓氏中找到他们曾经存在过的些许遗迹。

但也有例外,那就是顽强的“第五”姓。

说起百家姓,开篇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一句可以说是老幼皆知,但有多少人知道收尾的那一句是啥?

答案是“第五言福,百家姓终”——从第一到第八,唯有第五犹在!

即便是今天,在陕西省旬邑县的魏洛村以及泾阳县的埝口五村,仍聚居着很多复姓第五的村民。尤其是魏洛村,全村约3000余人都姓第五,而且据说是从西汉田氏改姓第五后便世居于此,简直堪称人间奇迹。除此之外,在陕西、江苏、宁夏、甘肃乃至台湾等省都有第五姓族人散居,总数在6000人以上,其中大多是不同时期从魏洛村迁徙而来的。

魏洛村堪称是记载一个家族辉煌历史的活化石

在魏洛村中还建有“第五氏三朝宰相祠堂”,以纪念第五姓史上的三位杰出人物,即东汉明帝时期曾任大司空的第五伦、唐朝肃宗时期的宰相第五琦以及曾在宋朝担任过司空的第五均(可惜我没查到他的资料)。

这里边尤其值得一说是第五琦。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第五琦以明经科入仕后便一直在地方担任低级官吏。直到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力助临淮节度使贺兰进明抵御叛军并屡建奇功,终于平步青云。此后他历任御史中丞、京兆尹、户部侍郎等职,最终晋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当朝辅宰,并爵封扶风郡公。

第五琦之所以能官居宰相,在于他杰出的治国才能,尤其是在整顿财政经济方面。第五琦建策起江淮财赋,极大的缓解了唐朝的经济危机,保障了军需物资的稳定供应以平定叛军;他改革了榷盐法,实行食盐官营,仅一年间就为朝廷增加了40万贯的财政收入;他又改革了货币制度,奏请朝廷铸行“乾元重宝”大钱,实实在在的解决了朝廷财政危机。

安史之乱的平定,第五琦功不可没

可以说安史之乱的平定,为唐朝又续命了百五十年,人们通常将其归功于郭子仪、李光弼等沙场名将。事实上要是没有第五琦这个后勤大管家拼命捞钱保障供应,这场仗能打成个什么样子,还真不好说。

而生活在唐朝这个诗歌的黄金时代,第五琦难免也得附庸下风雅,而且水平不俗:

“独孤有《与第五相公书》云:垂示《送丘郎中》两诗,词清兴深,常情所不及。‘阴天闻断雁,夜浦送归人。’浓丽闲远之外,文句窈窕凄恻,比顷来所示者,才又加等。但吟诵叹咏,大谈于吴中文人耳。”(《容斋三笔·卷八·唐贤启状》)

除了第五伦、第五琦、第五均以外,第五族人中其他的著名人物还有东汉顺帝时的将作大匠第五颉、东汉桓帝时以“清高正直”闻名的第五种以及东汉经学泰斗郑玄之师第五元先等。

第五伦为司空,奉公不挠,言议果决,无所依违,诸子谏止,辄叱之——《东观汉记》

从第一到第八,这几个古老的姓氏如今唯有第五尚存,但仍将延绵不断。正如我们民族的历史,虽有烟消云散,亦有风起云涌,但终将生生不息,香火不绝。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第一到第八——聊聊这几个少见姓氏背后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