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7幼儿亲历教育二、三事(一)说说孩子的幼儿园

        现在的学龄前的幼儿,貌似好像都陷入了一种误区,一种是过度保护,一种是过度放纵。这点我观察过。并不是说所有的,我指的是我所能看到的里面有一部分是这样的。

        一种是过度放纵型。这点我在游乐场里见得比较多,以男孩子居多。孩子在游乐场里调皮大喊大叫,不正常走路,去跑步,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对着别的孩子大喊。这样的,多数是老人带孩子。有部分老人看到这种现象,知道不对,也只是远远说说自己的孩子,孩子好像没听见似的。还有一部分是宝妈带孩子,孩子也调皮,但是妈妈看到了会主动凑上前去,让孩子在那里好好听着,并纠正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孩子好动调皮是天性,但是,对于孩子的这种天性脾性的维护,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理解。我认为,对于孩子这种天性的根本是教育,教育的本质是引导,是示范。但是孩子也会在电视、手机或者其他渠道看到影视剧,广告,或者动画片里无异于孩子思想发育的行为进而模仿。所以,这个时候,大人要做的就是自己首先有个底限意识,那些行为坚决不能做,哪些行为区分做。以这种底限原则来引导孩子也产生敬畏意识。比如,孩子在路上喜欢乱跑。这个情况,要告诉孩子,跑没有错,在道路上跑就不行,坚决不行。在封闭地区,没有车流的地方,可以随便跑,但是要注意避让行人。玩玩具,对别的小朋友要友善,如果孩子出现的抢夺行为,暴力萌芽,家长要及时制止,引导并疏导。

        另一种是过度保护型,孩子在想做事之前,还没开始做,家长就已经替孩子做好了。比如我家的闺女,小时候,家里老人给带的孩子,孩子想上厕所,直接就抱着或者牵着就过去了,孩子吃饭手有点水,油,在吃饭过程中就给擦了。现在孩子养成了一种依靠的性格:吃饭的时候,吃到一半的时候,手上沾满了油,就把手举起来,在那里晃,还边说,拿纸——拿纸——,不及时就钻桌子底下去了。有时候说话没回应,自己就躺地上打滚了。去游乐场里去玩,别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拿走了她的玩具,她就哭唧唧回来了。凡此种种的表现。都显出了对她的过渡保护与过度照顾。现在去上厕所,在外面蹲便都不会用,即使会用也不用,也要大人把着上厕所。孩子现在马上四岁了。

        最近孩子遇到了一件事,——不想上幼儿园。与其说是孩子的事,不如说是大人的烦心事更为贴切。家里有老人帮忙带二宝,大宝4岁不想上幼儿园,如果有特殊情况一次两次可以不去,可以请假。但是孩子不想去这个问题就有些严重了。孩子不想去的原因,其实我仔细观察了一下,也大概能猜到原因,看出来了苗头。不喜欢与其他小朋友玩,自己喜欢一个人玩。更为重要的是对于自己的所属的玩具占有意识相当强烈,不愿与任何人一起。孩子还比较胆小,比如自己在玩滑梯或者蹦床,有其他小朋友上去玩,她马上远远躲开。可以想象,在幼儿园里那个地方,有幼儿园老师在的地方,虽然大部分时间做的事情也是玩,但是在吃饭,上课,和课外活动的时候,毕竟是有比较大的拘束,集体行为较多。孩子不想上幼儿园,我问出来,主要是另一个小朋友就是比较冒失,走路就跟跑步似的,在幼儿园可能无意见撞到了我家大宝,她就误以为是别的孩子欺负她,而且这孩子对于别的孩子语言上在意也相当多,比如,如果有别的小朋友不喜欢她穿的衣服上的图案,童颜无忌的孩子可能会直说不喜欢她的图案,但是在大宝的思想意识里,可能就是——别的小朋友说我穿的衣服丑。这样,孩子适应能力差,能想去幼儿园才怪。为了这个事,我专门买来了郑渊洁老爷子的书——家庭教育课。他在里面提到,他是不提倡孩子上幼儿园的,因为幼儿园给大多数孩子带来的感觉是恐惧,而恐惧是对孩子的成长不利的。有的家长,包括我爱人,观点是让孩子去幼儿园学东西,这点可能几年前的我是认同的,当年,我们都多多少少受到“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种思潮的影响。可是,经过几年的变化,读书,我更多的认可:孩子人生不是百米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在起步阶段就全力冲刺的孩子,甚至是有可能都跑不到终点。所以,孩子在起跑线上最主要的事情,就是蓄力。而这种蓄力,就是让孩子在学龄前好好发育,身心健康。身体要棒棒的,最理想的是从来不生病。发育要正常。要养成与孩子年龄相匹配的良好的自理能力与自立能力—即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就是蓄力。而学习,规矩,背书,学习特长,我认为都是次要的。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习惯就是养成读书与自学的习惯,这是最为重要的习惯,——只有养成了这个习惯,孩子才能在她今后的生活中,不断成长,不停地成长,不断的进化,不断的积累,从而拉开与这个社会上绝大多数80%的人之间的差距,这样的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绝对不会很差。

        这就扯远了,我看到孩子天天哭,撕心裂肺的哭,当时她妈想坚持,我就是想到了郑老爷子说的那句话,但是作为双职工家庭,学龄前不让孩子上幼儿园,我们是不具备那个条件的,也是不具备那根能力的。但是我心疼孩子,所以当时我决定,先不上幼儿园,结果就是孩子两天三没上幼儿园,而我又专门请了一天假,陪孩子去了游乐场。玩了两天,结果,孩子发烧着凉了。意外,这下可以不上了,这又一下子耽搁了一个周,后来碰上了端午节。这下,孩子一下子又半个多月没去。好的消息呢,经过这十几天,时不时地给孩子进行心理疏导,打气,加上孩子玩的比较开心,这两天带孩子去上两天幼儿园,除了第一天哭的厉害,第二天也哭,但是已经是那种带有“表演”性质的了,现在孩子也爬我身上,哭说:不想上幼儿园。但是,我看那语气明显没有半个月前那种恐惧中带有撕心裂肺的感觉了,现在就是纯粹表演了。所以,孩子的教育,既不能心软,也不能一根筋。如果是我,现在孩子可能还不忍心让她去幼儿园。但是孩子她妈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还有一点,我没有提到,我可以不让孩子上幼儿园,也可能不让孩子上学。但是,前提是基于,孩子没有自主能力,对于一些决策,我替孩子的决策,是要为孩子今后的成长有负责的。所以,想想未来,想想以后,做决策,要慎重,要想的长远。因为决策者是我们——孩子的父母,而承受结果的是孩子的未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6-07幼儿亲历教育二、三事(一)说说孩子的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