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人打你,你要打TA

孩子们互相的打闹,甚至语言上、肢体上的暴力,似乎每个成长后的人都会经历过。有的是事情的主导者,有的是事情的承受者,有的是贯穿整条事件的旁观者,观众。但无论如何,很多90后的人(包括我在内)都无一不亲身全部经历过不同的事情角色的转换。

以下是分享一封在书籍看到的“理性”办法,不仅能让自己清楚地意识到背后的严重性,而且能拓展到生活的其他方方面面,​也都是一份有价值的参考。

标题 

早在标题页的第一自然段就透露出整篇文章的主题:

大人对孩子最好的保护,就是教会孩子自我保护。

这句话至少有两层含义:

1. 贴身的保护总比不上自我的保护.2. 本质上是危关处理的政治教育.                          ​​

图片2

家长们的第一步也是首要的一步,尊重两点

1. 事情的“实”.
2.孩子个人的自我意识,决策能力。谁选择,谁​负责。

家长们的第二步问问题:用好问题引导出你想要的答案。

1.你们俩在这件事情中,哪些地方做得不好,谁做不对?
2.碰到这个问题,有没有告诉老师?
3.​老师知道后,她有批评对方,或者老师具体做了什么?
4.你的心理难过,你想有什么办法才能不难过?

问问题的几个关键点:

1.针对一些连简单的是非观,价值观都没搭建好的。
 对上学的孩子或者刚入职的新生代,还是多用选择题不用开放题提问​​。

2.让对方先说出事实,尊重事实而且重视当时的情绪。
先稳定情绪
,再抛出解决思路的问题。

图片3

图片4

图片4的重点在于列出了适用范围,而且给出一个理性角度剖析的本质:没有什么方法可以一劳永逸,这种以牙还牙的,以眼还眼的方式,也只有在双方力量担当,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才可以适用。

 ——————————————        2017/10/15        ——————————————


另外,可以拓展思考的是:孩子遇到问题了,或者碰上困境,该如何处理解决?

尤其像这类孩童之间的(语言、肢体)暴力是件持续性、逻辑关系不太清晰的事情,我们要怎么处理? 这就好比我们身处危机,我们要如何解决?如果作为一个危机公关,在困难来临面前,如何应对?     ​​​​​

书籍-非暴力沟通

​       找寻问题的答案不应该由家长直接给出,最好是由孩子辩证实践后得出结论。引用非暴力沟通的首要四法则:观察、感受、需求、请求(也可以理解为四个顺序)。

父母先观察孩子的举止行为是否与平常有出入,然后清楚地表述你所观察的现象。比方说:我刚刚观察到你的脸部稍有疲倦,双眉紧锁,好像很失落的样子。接着是表述你的感受,或者询问刚才的判断是否合理。比方说:我对此感到有些担忧/最近你是否觉得事情有些阻碍,心情有些低落?接着述说你真正的需求,你可以这样说:我希望健康正常的,不受打扰地生活/我希望少些人与我为敌/我不想受到不公正带来的委屈感。至于请求方面,我们可以向局内/局外人求救,发出具体请求。(另起一章详谈)​​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有人打你,你要打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