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尽头的咖啡馆》有感

你为什么来这里?你害怕死亡吗?你满足吗?


这是这本书带给我们的三个问题。文中的主人公约翰在人生最迷茫的时候误打误撞的进入了一个名叫“你为什么在这里”的咖啡馆,并先后讨论了以上三个问题,最后他得到了答案,重新开始了他的人生。也许你也曾迷茫过,也曾失去了活着的意义,而这三个问题可能会带给你一些思考,文中的一些观点可能也会给予你一些指引。


有人曾经开玩笑的说过,人生其实就是面对北大保安对我们询问的三个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去哪里。很简答的三个问题却有着一些哲学的味道。而这三个问题与开头的三个问题有异曲同工之妙。


你为什么来这里?


是啊,我们为什么会处于此时此刻的境遇,成为此时此刻的自己。佛家说,凡是都有因果。我们为了心中的欲望而努力,为了心中的目标而奋斗,可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却阴差阳错成为了现在的自己。当我们问自己,我为什么来这里,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可能就陷入了一种迷茫彷徨的状态。迷茫可能是因为,我们发现,过去一直坚持的信念是错的,过去的时间可能都在为了一件错误的事情,一个错误的目标而努力而奋斗,并且牺牲掉了自己享受生活的时间。所以,我们陷入了迷茫,对未来也失去了信心,我们开始怀疑,之前一直生存的状态,开始变得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所以,当我么问自己,我为什么来这里的时候,我们就在复盘过去,并且想要找寻一座新的灯塔来指引以后的人生。


你害怕死亡吗?


这是这本书要问我们的第二个问题,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思考的终极问题。中国人好像有一个传统的观念,就是谈死色变。每一个人都畏惧死亡,什么样灰色的人生才能让一个人可以从容面对死亡呢,我想只有那些放弃死亡的人才会真正的理解吧。佛家一直传输给我们无我的观念,每一个人都不要过度看重自我,自己的肉身和灵魂,人一死,物我两忘,可是,如何在死亡来临的那一刻,可以真正从容的面对死亡,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生都在面对的课题。是的,人生是个课题,正如我们在读博士硕士的时候研究的课题一样,需要倾注很多的心血和专注力。所不同的是,博士硕士的课题,可能只需要花费人生中很少的一段时光,而这些小段的课题最终组成了人生这个大的课题。当我们把人生这个课题研究好了,可能才能在死亡那一刻向这个世界,交上一份满意的人生毕业论文。人的死后,可能亲人子孙会在墓碑上写上这个人的一生的生平和墓志铭,而墓志铭上的些许文字可能就是这个人交给这个世界的答卷。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在短暂的人生旅程里可以好好的抒写这个答卷。所以,当我们问自己,我害怕死亡吗,就是在鞭策自己要更加努力的去书写这个人生的答卷。


你满足吗?


这是这本书问我们的第三个问题。一个人的一生可能要面对很多人的期待,父母的期待、亲戚朋友的期待、同学同事的期待,但我向更重要的是自己对自己的期待。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立的,不是父母的续集,不是子女的前篇,更不是亲戚朋友的外篇,是单独属于我们自己的电视连续剧。可能父母从小要教育我们要出人头地要光宗耀祖,不然可能就对不起他们的养育。遇到这样的父母,我只能说是十分悲哀的,他们以爱之名绑架着我们,让我们为了他们的欲望牺牲掉自己的人生。人可以选择一切,但是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更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我们感恩父母对我们的付出,但是如果这种付出是有条件的,是以控制我们的人生为代价,那我想还是与我们的父母保持距离吧。这并不是说不去孝顺我们的父母,赡养老人是法律赋予我们的义务,我们没有权力去摒弃。但是,我们还是得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独立的去把控我们自己的人生,因为即便是父母也不能为我们的人生买单,可能到时候,他们又反过来怪罪我们也说不定。所以还是要多读书,多去跟优秀的人交往,不要让自己的价值观被周围的人控制,要有自己的思想,也要有掌控自己人生的能力。所以,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都要时不时的问我们自己,我满足吗,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人生的航向。


一本短小精悍的书,可以引起我们对人生产生思考的书。当我们处在人生的迷茫和低谷期,可以以此来引起我们对于人生的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世界尽头的咖啡馆》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