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长达半年还未完全结束的疫情,有太多的人为了自己更好的成长,花费了几千甚至上万块钱进行学习。学习时激情满满,总认为复工后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学习结束后,好像也记不得多少。为了摆脱这样的困境,再花钱,继续不用忘记,再花钱的循环中。
请问自己一句:我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学习? 大多数这样被问的人,先是一怔,然后是沉默。
无论是付费还是自学,不断在学习的人做的最多的一步就是开好了个开头 — 输入,为自己输入更多的新鲜的知识。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当只有输入,没有输出的时候,所学到的知识20分钟后只剩一半,一天后只剩1/3。换一个说法,之前所做的努力,没能及时有效保留,是在浪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如在不断的学习的过程当中,进行复盘和输出,跟别人进行复述,形成文章等形式,都有助于知识有效的保留下来,进而更加有效的帮助你去做更好的事情。
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如何报抓到一根稻草变为救命稻草,一是需要找到内心真正想要的,二是用户真正需求的,结合这两者的需要,你会变成一位优秀的人才。
一个典型的优秀人才的能力结构,是T型结构。t的一横左边是“经验见识”,右边是“通用技能”,这一竖则是“专业能力”,一个人若是有足够的见识和圈子,有很多可轻易的技能,有一门专业知识,这就是最好的能力结构“一专多能零缺陷”。
不确定是先培养通用能力还是专业能力,需要看两种职业发展策略。一种叫做资源策略,就是从已有的能力资源出发,先做好手边的事情,能做什么就做什么,能做好什么就做好什么。另一种叫愿景策略,就是从自己的需求出发,倒推满足条件,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我该有什么样的一个能力和资源,然后主动的去补。
门槛低,竞争大的领域,建议先培养通用技能,比如市场、销售、策划类的;门槛高,领域窄的领域,建议先培养专业能力,比如说技术研发,艺术类的。
并不是说培养专业能力就等于放弃通用能力,学习和练习好任何一种专业能力,都需要大量的可迁移能力,自我管理,方法论和思考方式的技能,也需要自律,积极的才干的支持。
有人思考说培养好专业能力,就是可以迁移到其他地方,进而补充的通用技能领域。首先非常确定的一件事情就是你可迁移的能力,并不是能无限制的迁移,首先这个能力是否该迁移,,是正向迁移还是负向迁移?要确定的是这一个可迁移的能力是否是值得的,还因为可迁移能力的前提是你的能力值得迁移,所以还是需要在一个领域不断的去练习练习再练习,验证这个能力有迁移的价值。
其实功不唐捐,讲的就是通过打磨能力,把手头的事情做出来的结果,然后萃取你的能力迁移到更有价值的领域。无价值的东西不会因为流通而价值,反而会更加的低价。值得去的地方,其实永远没有捷径。
我们在不断的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参加不同领域的课程,这个过程是为了暂缓焦虑还是为了补充已有的短板?这样的知识能给到非常大的帮助吗?课堂上学到的永远都是知识,技能是需要不断地练习的,没有任何一项技能是能轻易得到的。
没有真的去练习,真的去应用,只是止步于课堂上的学习,当时的感触的话,停留的只是在过去的一个阶段。无论什么岗位什么行业都需要坚持、总结和积累,才能去提炼和萃取。现在大部分人做的都是开了个好头,然后就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没有一个好的结束。
要改变开好头无结尾这种情况,是需要每天去通过反思,并且强迫自己去思考和总结。
T型结构,左边的“经验见识”更多的就是对应三种人中的媒体人,通用技能更多对应的就是运营人,这专业能力代表的就是产品人。
想要过得好,或者在职场上有比较高的职位,它是需要拥有足够的通用能力,也就是它的底层逻辑是构建地比较好的,越往高层走,拼的不再是专业能力,比例更大的是经验见识和通用能力,比如说他的人脉资源等。
大部分的通用技能都是底层逻辑,经验见识和专业技能是建立在通用技能建设的好的情况下发展出来的。所谓底层思维决定上层建筑。无论是通才还是专才,底层的通用技能都是要修炼好的,这个在pareto原则中会占比到80%以上。经验见识和专业技能占20%,却能创造80%的财富。
无论是通才还是专才,我们的目标都是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优先保证我们具备他人也有的能力,再修炼自己专有的经验见识和专业能力,这个能保证在不确定的时代,也能打造专属自己的个人优势品牌。
今日精进
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你的通用能力都修了哪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