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权衡的为难性

        事情起因是发生在事业单位的一次提拔。A任职已满4年可以晋升上一级别,各项表现优秀,本是众望所归;B任职2年(本来要求是满3年才可以提拔为后备干部的),但他年龄很大,再过一年若不晋升便面临着离职走人的结果。在上报后备干部的名单上,领导选择了B,去掉了A。解释原因,说是B年龄已大,若不晋升便要走人,而A还年轻。“这是一个尴尬的局面,这两个人中总会有一个人不痛快。”领导解释道。在此先不说最后的结果如何,先讲讲另一道选择题。

        几个小孩在铁轨上玩,其中5个孩子是在正常运行的铁轨上玩耍,而另一个孩子由于牢记了妈妈告诉的话,知道正常运行的铁轨很危险,便只在废弃的铁道上一个人玩耍。不幸降临,火车来了。火车司机看到了前方的情况,在鸣笛无用的情况下,只面临着2中选择:要么正常行驶,这将碾压到5个孩子的生命;要么拐入废弃铁轨上,使这一个孩子的生命消逝。在生命的天平上五一定是大于一的,然而,只有这一个孩子做了正确的选择,他却要用自己的生命为那5个孩子的错误买单么?这又是一道艰难的选择题。这是一道没有答案的题目。不说对错,只看权衡。

    一、弱者居上论   

        现实生活中,当强者和弱者相遇,并产生利益冲突时,旁观者往往更愿意同情弱者,如果弱者占理,这是无可厚非的。可实际上,在弱者理亏的情况下,这种盲目同情弱者的情况仍然屡见不鲜。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里曾提到过类似的解释:人皆有同理心,即当别人痛苦时,自己也会感受到轻微的难过。而同情弱者是人自发的一种本能。第一个故事中A还年轻,有车有房日子过得虽无大富,但在一线城市生活起码没什么压力;B呢,有孩子还没买车,刚到手的二手房期盼着何时拆迁,年龄还差一岁便已经到该职务的最高年限,面临着离岗的压力。似乎若是把提升的希望给了B,会帮助更大些吧。而故事二中,想想5个孩子送入医院的奄奄一息和5个家庭撕心裂肺的哭喊,是不是要比一个家庭的不幸更苦难的多?在此,不论对错,仅是思维模式的探讨。

      二、两者皆劣取其轻

        一个寺庙的主持快要圆寂时,找到众徒说“我想吃小溪旁边桃树上结的桃子。谁为我拿来,我便把主持的位子传授于他。”于是众徒争先恐后的去寻找。可遗憾的是,当时并不是产桃的季节,寻觅不到只得空手而归。唯有一人,向主持奉上一颗苹果。“我虽没找到桃子,但看到了一颗苹果结得格外喜人。”于是,此人成为了新主持。其实,在现在社会,这样的聪明人有很多。

        故事一中,A与B皆是领导的两员大将,分别挑起了工作上两个不同方向的大梁。虽然A优秀且条件满足,但若推举A,便会可能导致B的离岗,影响工作的平衡。而故事二中,虽然在废弃的铁轨上玩耍的孩子并无过错,但五条性命的压力定是高于那一条性命的,在第一反应中,司机很有可能下意识的选择向人少的方向开,将损失降到最小。当面临着两种都是坏的选择时,人往往会选择看上去稍好一点的路去走。

    三、大环境下引导的重要性

        故事一,当大家都知道了那个选举结果后均感十分惊诧,怀疑A与领导“不对付”。而A其实和领导是“老乡”,领导也要提职,他怕有人说他有“老乡观”,故意无视了A的业绩。B也找了另外的领导“吹了吹风”,于是结果昭然若揭。

      故事二,一切的选择权其实全在于司机的一念之间,若他认为他应该按照原始路线行驶,不应伤害那个明明没有犯错的小孩,那火车便不会驶离正常铁轨。若他下意识的避免最大伤亡,不免那正确的孩子则会遭了殃。

        而以上两个故事,终归于一点“意识决定行为”。那什么决定了个人意识呢?大环境的宣传引导。很多的故事,本就没有正确答案,因为当我们做了选择之后便看不到另外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样子。大环境如何,自己便如何,这样便可避免被推向舆论的浪潮,被退出群体。《乌合之众》中便提出了类似的理论。

图片发自App

    四、个人的选择与融合

        因此,个人选择参与到什么样的团体,变得尤为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求职者越来越看重企业文化的原因。如若相违背,只会自讨苦吃。故事一中提到的环境当然更适合年龄阅历丰富的人崭露头角,而A很有可能偏向于重指标重业绩的工作环境吧。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权衡的为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