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读《随园诗话》(719·上)

【原书卷三·四】

卢雅雨先生与蒋萝村副宪,同谪塞外。蒋年老,虑不得归。卢戏作文生祭之。文甚谲诡尹文端公一日谓余曰:“汝见卢《出塞集》乎?”曰:“见矣。”曰:“汝最爱何诗?”余未答。公曰:“汝且勿言,我猜必是《生祭蒋萝村》文。”余不觉大笑,而首肯者再:喜师弟印可也。其词曰:“先生之寿,七十有七。先生之壮,如其壮日。先生旷达,不讳其。先生有教,乃载之笔。先生书来,示我云云。昔同转运,与君为。今同谪戍,与君为邻。我欲生祭,乞君一言。仆谢不敏,非甘懒惰。诅老咒生,无乃不可!既而思之,公非欺我。辱公之教,奈何弗果爰卜吉日,乃驾黄骊。羔羊熏炙,酪酥淋漓。干糇窨酒,载携载随。造庐展笑,大放厥词

卢见曾,(1690—1768),字澹园,又字抱孙,号雅雨,又号道悦子,山东德州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历官洪雅知县、滦州知州、永平知府、长芦、两淮盐运使。性度高廓,不拘小节,形貌矮瘦,人称“矮卢”。学诗于王渔洋,有诗名,爱才好客,四方名士咸集,流连唱和,一时称为海内宗匠。乾隆元年(1736)卢见曾首次担任两淮盐运使(治扬州)。因盐商与灶户(盐民)在盐池权属讼案中,作出了“灶属商亭,粮归灶纳”的有利于盐民的判决,盐商及相关贪官污吏纷纷诬告其枉法裁判,乾隆帝随即于乾隆五年(1740)将其革职充军发配到塞外。乾隆九年(1744),冤案昭雪,补为直隶滦州知州。后再任两淮盐运使。乾隆二十七年(1762),73 岁的卢见曾告老还乡。乾隆三十三年(1768),两淮盐引案发,因收受盐商价值万余之古玩,被拘系,病死扬州狱中。三年后,大学士刘统勋为其昭雪。著有《雅雨堂诗文集》等,刻有《雅雨堂丛书》。纪晓岚长女嫁卢见曾之孙卢荫文。盐引案发,纪昀因漏言获谴,戍乌鲁木齐。

蒋国祥,(?—1743),字萝村,历任江西南康府同知、长卢盐运使、都察院左副都御使。乾隆二年(1737)以事谪戍军台,其子韶年,屡求代父不得。乾隆七年(1742)五月,出塞省父,恸哭求台帅,帅怜之,为奏请,果获俞旨。其父归,寻卒,韶年旋亦放还。蒋国祥,亦是藏书家,康熙三十六年(1697),曾刻《箧衍集》十二卷,为清代著名精写刻本。

副宪,fù xiàn,清代都察院副长官左副都御史的别称。

谲诡,音jué ɡuǐ,释义:1、变化多端。战国·楚·宋玉《高唐赋》:“状似走兽,或象飞禽,谲诡奇伟,不可究陈。”2、怪诞。东汉·王符《潜夫论·务本》:“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虚无谲诡,此乱道之根也。”

尹文端,即尹继善。

《出塞集》,即卢见曾《雅雨山人出塞集》。收录卢见曾在塞外谪戍的三年期间所创作诗歌作品一百首。

师弟,音shī dì,一般是指后于自己从同一个师父学习的人;或者指师父的儿子中年龄比自己小的人;以及父亲的徒弟中年龄比自己小的人;但在此处,指的是老师与弟子的关系。明·赵南星《笑赞·张江陵》:“门生就上本参老师,顾不的师弟之情。”

印可,音yìn kě ,本佛家语,意思是经印证而被认可,禅宗多用之。后亦泛指同意。出自《维摩诘经·弟子品》:“若能如是宴坐者,佛所印可。”南朝·梁·简文帝《答湘东王书》:“皇情印可,今便奉行。”

恤,音xù,汉字。基本字义是对别人表同情,怜悯:恤刑(施刑慎重,不严刑以逼供)。体恤。救济:恤金。抚恤。忧虑:恤恤(忧虑的样子)。但恤字还以下含义:1、 葬仪。《南史》:“俗谚云:‘会稽打鼓送恤, 吴兴步担令史。’”2、又如:恤典(丧葬礼仪):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袁可立)驰驿还,文蟒赐。清尚褒,恤典至。”本条诗话的“不讳其恤”,意思是蒋国祥为人旷达,不忌讳谈论其葬仪之事。

转运,指转运使。蒋国祥在雍正末年任“长芦都转盐运使”,卢见曾在乾隆初年担任“两淮都转盐运使”。

寅,音yín,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从函中请出箭矢,引申指恭敬,又引申为对同官的敬称,后借作十二地支的第三位,又表示农历正月、五行中的“木”和十二生肖中的“虎”等。《说文解字》认为是“髌也”。在本条诗话中,“寅”是对同官的敬称,泛指同僚。例:墨浪子《西湖佳话·六桥才迹》:若论小弟,有眼无识,也不该邀寅兄去而复返。

生祭,音shēng jì,释义:1、谓牲祭:南朝·梁·刘孝威《公无渡河》诗:“绀盖空严祠,白马徒生祭。2、为赴死或将死的人举行祭礼。清·戴名世 《左忠毅公传》:“光斗泣语诸弟曰:‘父母老矣,吾何以为别?’家人环泣生祭。”

谢不敏,音xiè bù mǐn,意思是表示婉言推辞;意为因自己没有才智而辞谢。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赵文子)使士文伯谢不敏焉。”例: 鲁迅《华盖集·导师》:“要前进的青年们大抵想寻求一个导师。然而我敢说:他们将永远寻不到。寻不到倒是运气;自知的谢不敏,自许的果真识路么?”本条诗话的“仆谢不敏,非甘懒惰”句,意思是我辞谢作祭文是因为自己没有才智,不是甘于懒惰。

无乃不可,文言固定语“无乃不可乎”的省略语。无乃:岂不是。无乃不可乎:恐怕不行吧。以委婉的语气表示反对。语出《管子·封禅》:“今凤凰麒麟不来,嘉谷不生,而蓬蒿藜莠茂,鸱枭数至,而欲封禅,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七年》:“君以礼与信属诸侯,而以奸终之,无乃不可乎?”唐·白居易《为人上宰相书》:“而欲强至难为至易,无乃不可乎?”

辱公之教,意思是公(指蒋国祥)对我的要求(指撰写生祭文)让他蒙辱了。这里,“辱教”的解释的关键之处在“辱”。“辱教”的“辱”字,依王力古汉语语法体系,此字系谦敬副词,与“垂询”的“垂”、“雅正”的“雅”属于同一类词,在现代汉语中没有绝对对应的词语。这一类词大致分两种情形,像“惠顾”、“光顾”、“玉成”、“雅正”,其基本含义是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使得该动作涉及的对象获得副词所指的意义,比如某人的“顾”、的“成”、的“正”,使得这些动词涉及的对象得“惠”、得“玉”、得“雅”、得“光”,而不是动作的主体得“惠”、得“玉”、得“光”、得“雅”。另一类情形,像“辱教”、“垂询”,其基本含义是主体做出的动作让主体本身获得副词所指的意义,比如某人的“教”、的“询”使得教者、询者获“辱”、获“垂”,即“您对我的教诲或问询让您屈身受辱或低下高贵的头颅”。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第一句话“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这个“辱”字与“辱教”之“辱”用法相同,即“您写信给我,让您屈尊蒙辱了”。(见焦国标《说“辱教”》文)

弗果,音fú guǒ,意思是沒有结果,无法实现。祢衡《鹦鹉赋》:“心怀归而弗果,徒怨毒於一隅。”

爰,音yuán,此处为连词:于是。《诗·魏风·硕鼠》: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卜,音bǔ、bo(轻声),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为灼甲骨取兆以占吉凶,即《说文·卜部》:“卜,灼剥龟也。象灸龟之形。一曰象龟兆之从(纵)横也”。后引申为用以预测吉凶的各种活动,又引申指推测、估计,选择,赐予,验证,证实等 。本条诗话此处“卜”的意思为选择。例:杜甫《秋野》:系舟蛮井路,卜宅楚村墟。

黄骊,音huáng lí,指黄马和黑马。后以“黄骊”泛指马。出自《诗·鲁颂·駉》:“有黄有骊。”朱熹集传:“纯黑曰骊,黄骍曰黄。”

干糇,音gān hóu,意思是干粮。亦泛指普通的食品。《诗·小雅·伐木》:“民之失德,乾餱之愆。”高亨注:“干餱即干粮。这里用以代表普通的食品。”清·刘青藜《乞儿行》:“羞涩客囊空,聊复遗乾餱。”

窨酒,音yìn jiǔ,在地窖里藏过的酒。指陈酒。清·赵翼《送人赴黔》:“趁墟窨酒担,跳月竹枝声。”

造庐,造:到,去的意思,造访。庐:庐舍,住宅。造庐,意思是去其家宅。

大放厥词,音dà fàng jué cí,成语。厥:其,他的;词:文辞,言辞。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多含贬义)。出自唐·韩愈《祭柳子厚文》:“玉佩琼琚;大放厥辞;富贵无能;磨灭谁记?”

(待)

你可能感兴趣的:(闲读《随园诗话》(719·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