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完美主义”成为你的阻碍

看到“完美主义”,你是不是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自己是不是个“完美主义者”呢?

我们通过下面几个问题测试一下:

你有没有过在一些小问题上纠结好几个小时、好几天,甚至是好几周的经历?
有人指出你工作上的一个小错误,你的情绪就变得很低落?
本来花十分钟就可以搞定的细节,非得花好几个小时去润色?
即使完成一个任务后也总感觉没完成?
因为害怕听到朋友或者同事的负面评价而隐瞒自己犯的错?

上面这几条你要是有,就得小心了。

1、完美主义会遗传?

完美主义有三种常见的类型:
第一种是社会导向型,因为受到外部环境的压力,要求自己是完美的。
第二种是他人导向型,会要求周围的人,比如亲人、同事、朋友等要是完美的。
第三种是自我导向型,要求自己是完美的。

完美主义者最不能接受的两个字,就是“失败”,因为害怕失败,完美主义者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前期准备,把开始的时间一再推迟。

所以拖延症最严重的人群,往往就是最有上进心的完美主义者。

也正是因为完美主义者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永远无法达到的标准,从本质上,反而是为自己设定了一个永远失败的标准。

这会让完美主义者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的失败圈里。

当人们觉得自己被要求达到无法实现的标准时,会非常痛苦。如果做到了,可能会担心外界的期望值会进一步提高,然后感到压力越来越大。

无论是做得到,还是做不到,最后似乎都是灾难。

有临床心理学家表示,饮食失调是完美主义的常见症状。

一些患有神经性厌食症的女性,她们对饮食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她们对于自我的价值,建立在完美的体重上,于是这个不可能实现的标准,会导致她的失败,进一步摧毁她们的自我价值。

与此同时,如果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你的父母可能也是完美主义者。

对于完美主义能否遗传,目前尚无定论,但完美主义是会在学习和环境的影响中造成,这一点毋庸置疑。

现在很多家长在竞争压力下,会把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要么从小就为孩子报名课外活动,要么就逼迫孩子取得好成绩,这样孩子以后才能读个好学校。

而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通常会以孩子取得成功才能获得奖励的模式来教养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会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他是否完美。

社会媒体大肆渲染的“别人家的孩子”,还有朋友圈、家庭圈子里屡见不鲜的攀比之风,不断地轰炸每一个家庭,与别人攀比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瓶颈期”

不幸的是,完美主义似乎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动消失,反而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变本加厉。

如果你感觉自己现在正处于一个“瓶颈期”,难以突破,也许并不是因为你不够努力,而是因为你太过追求完美主义了。

因为完美主义者可能会对自己的过去抱有悲观的看法,把自己的大部分经历视为失败,因为他们很少能达到自己所追求的标准,导致自己长期处于一个“瓶颈期”的状态。

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或思维习惯上,“瓶颈期”的表现都无处不在。

比如,你走进一间充满大蒜味的房间,刚走进去的时候,会觉得特别刺鼻,呆的时间长了,就没感觉了。

这是因为在生理上,我们的身体对周遭的事物会慢慢变得麻木,为了适应周围环境,更好地生存。

每一位曾经想要培养某个习惯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我们在最开始行动的时候,效果通常比较明显,但随着时间越来越长,效果的体现越来越平庸,以致于我们开始怀疑,这么做到底有没有用。

这在经济学上,被成为“边际递减效应”,同时也是遭遇瓶颈期的一个典型规律。

在心理和思维上,也是跟身体一样,在一个固定的状态里呆久了,也会慢慢习惯,甚至变得麻木。

比如,刚入职的时候对新工作一无所知,这个阶段进步是最快的,过一段时间,工作内容了解得差不多了,开始适应节奏和状态,也就出现了职场“舒适圈”,慢慢会出现职业倦怠,甚至卡在“瓶颈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可能有的人会建议说,这时候就应该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把手头上的事情再专研打磨,做得出彩。

其实,要想打破“瓶颈期”,就需要摆脱“完美主义”这个阻碍我们前进的最大障碍。

追求完美,就会害怕失败,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准备阶段,过于纠结那些不影响大局的细节,这些都会限制我们的成长。

要想从“瓶颈期”的状态中解脱,就得往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引入新事物,只有接触了新事物、新方法、新观点,给自己带来起来,才能有所转机。

3、突破阻碍

完美主义也并非都是不好的事情。

有时候,追求完美主义,来自于自己的成长动力,想要将各种路线都尝试一遍,找出最优解来,或者是为自己设定更远大的目标,让自己的表现更加出色。

有完美主义倾向的职场人,确实在工作上更加投入,也更愿意主动加班,把工作做得更好。

但凡事物极必反。

过度追求完美主义,会产生疲劳、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在某些事情上花费的时间过多导致顾此失彼等等,完美主义者需要管理好自己对完美的预期,不要把时间精力都消耗在细节上。

首先,试着让自己放弃凡事必须完美的想法,允许自己在一些没那么重要的事情上,不必做到完美。

其次,把注意力放在当下,而不是结果上。把目标分解成更小、更容易管理的阶段性目标,然后关注过程,适当庆祝每一个阶段性目标的达成。

最后,在执行过程中,尽量避免自我批评,以免陷入自我否定或被外界评价标准带偏的情况,对未来产生不必要的担忧,而影响了当下的状态和能力的发挥。

完美虽好,但不完美,才是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让“完美主义”成为你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