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凿壁偷光》曲解

你可以对凿壁偷光有不同的看法和解释,但是,你拿一个人后来干的坏事来否定小时也是个坏人是一种很荒唐的解释。汪精卫年轻时候还是个刺杀袁世凯的英雄豪杰,这也改变不了他后来做了汉奸,唐朝的李绅,明朝的严嵩,年轻时也曾是个志向高元的好青年。今天也有一些大贪官,年轻时也是个有志青年,是个正人君子。

一个人小时候的好与坏,不能断定人家长大了就一定会怎样。要知道,每个人都会变的,人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不存在什么绝对因素。

凿壁偷光,确实是凿了邻居家的墙壁,但是你怎么知道,匡衡没有经过邻居同意呢?

再说,如果邻居不同意,早就把墙洞给封了,那样还会有这个流传千古的故事吗?

匡衡家里穷,买不起蜡烛,借光读书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好方法,邻居条件可能比匡衡家好一点,但是也不会好太多,因为最穷的匡衡家就在隔壁。

再说两千年前的房子能好到哪里去,难道会是钢筋混凝土吗?需要电钻打吗?其实就是个简易木板墙,而且我相信墙洞也不需要太大,因为古代的毛笔字要比现代的印刷体大的多。借萤火虫都能读书,更何况一点蜡烛光。

另外,墙体是对着邻居的,所以也不用担心风雨飘进来的问题。

古代很多故事都是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惜墨如金,不像现代写小说那样洋洋洒洒写到每个细节。这个故事的主角光环是匡衡,邻居的故事部分被省略了。如果你去一家味道非常好的餐厅吃饭。你只会记得餐厅叫什么名字,最多记得老板叫什么名字,你不可能去厨房问厨师是谁吧?厨师就是这家餐厅故事中不重要的被省去的部分!

还有,这个故事也说明邻居家是个有爱心有同情心的人,不然故事就没法持续下去,也不会有后来的匡衡当大官,至于后来匡衡为人处世怎么样

,那是另一回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驳《凿壁偷光》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