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

18岁的黄永玉到寺里“偷花”,却被一个老和尚逮住,老和尚邀请他到禅房,大咧咧的黄永玉走进禅房,一看到桌上的东西,他一下子就愣住了。

当年,18岁的黄永玉流落到泉州,年轻的他四处瞎转,有一天就来到开元寺。

寺里玉兰花盛开,眼看四下无人,黄永玉第三次爬到树上摘花。

这时候,一个“头顶秃了几十年,还留着稀疏胡子”的老和尚走了出来。

老和尚微微一笑,并无责备,就问黄永玉。

“你摘花干什么呀?”

“老子高兴,要摘就摘!”

“你瞧,它在树上长得好好的……”

“老子摘下来也是长得好好的!”

“你已经来了两次了。”

“是的,老子还要来第三次、第四次。”

好嘛,和尚遇上混小子,但老和尚并不生气,他招呼黄永玉到禅房闲坐。

“去就去,怕什么!”初生牛犊的黄永玉大咧咧就跟着走进了禅房。

但一进门,看到桌上摆放的东西,黄永玉就愣住了:桌上放着的,是各种文具,还有丰子恺的信件。

喜欢画画的黄永玉最为敬重丰子恺,一见和尚能与丰子恺通信,立刻想通:这和尚只怕不是一般人。

是的,眼前的老僧正是出家的弘一法师。

黄永玉和弘一法师坐下聊天,他们从西方文艺复兴聊到国画技法,越聊黄永玉越是吃惊弘一法师的知识广博和深刻。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从此,黄永玉和弘一法师就成了忘年交。

弘一法师桌上有丰子恺的信件,是因为丰子恺是他的学生,除了丰子恺,还有国学大师潘天寿、音乐家吴梦非等,都是他的学生。

画家徐悲鸿也曾向法师请教。

有一次,徐悲鸿前来探望弘一法师,他发现山前一株早已枯死的树枝竟然发出了新芽,忍不住感叹:枯木逢春,一定是因为这棵树听问佛法的缘故。

结果弘一法师回答:“并不是,它能发芽不过是因为我每天给它浇水罢了。”

如此有趣,又如此真实,弘一法师向来是真实而慈悲的人。

当年,他在杭州出家,远在天津的妻子带着儿子来到寺里,弘一法师闭门不见。

妻子和儿子在门外跪了三天三夜,儿子含泪问:既然不相见,当初为何要生下我们?

法师回答:漫漫红尘,皆是因缘,我心已空无一物,施主请回吧!

后来,他的日本妻子雪子赶来,弘一法师和她在西湖边相见。

两人一见面,雪子忍不住呼喊:叔同。

弘一法师双手合十:请叫我弘一。

雪子心里痛苦,她问: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叫是爱?

弘一法师回答:爱,是慈悲。

雪子再问:“大师为何慈悲对众人,何以独伤我?”

弘一法师没有回答。

对此,世人多以为弘一法师绝情弃爱,不顾妻子儿女,太过无情。

其实,所谓慈悲,不过是因为看透了世间情缘,皆是因缘和合,所有的关系,不必留恋。

活在缘分中,不在感情里。

1942年,62岁的弘一法师自知大限已到,他提前写好遗嘱,再三嘱咐他的遗体装龛时,在四只脚下都要垫上一个碗,装上水。

主要是为了火化时,避免有小虫飞来烧死,四碗清水,不过是四个“避难所”。

在圆寂之前,弘一法师给黄永玉留下一张纸条:“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世人得离苦。”

据说,弘一法师在圆寂火化时,骨灰中一共有1800颗颜色不一的舍利子,这些舍利子,就像大师留下的文字,温暖隽恒。

读弘一法师的文字,就像在聆听教诲一般,整个人都能静下来:

“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如果你现在对人生有些困惑,那不妨停下来

如果你对人生有所困惑,我建议你看看弘一法师的语录,读读这本弘一法师的《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细细品味一下他的禅意人生,感受智者一生的智慧。一包烟钱,或许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你可能感兴趣的:(弘一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