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你没看错,说的就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
阳春五月,偶遇梅兰芳纪念馆。纪念馆座落在护国寺街9号,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占地约1000余平方米,梅兰芳在这里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十年。
出生于梨园世家,一般人都会认为,梅兰芳一定是遗传基因强大、天赋出众,才会成为一代京剧大师、四大名旦之首。
其实,之所以取得这些成就,完全是梅兰芳勤奋、刻苦钻研和不断学习的结果。
梅兰芳四岁时父亲离世,从小成为梅家出人头地的指望。但是,梅兰芳唱戏方面的天分却并不高,6岁半时,被他的第一位京剧老师断言“祖师爷没给你饭吃”!
面对这种坚决的否定,梅兰芳没有退却。他下定决心,要像祖父一样,努力学习,好好唱戏,担负起养家的重担。
一个人只有决心是不行的,学唱戏就必须有一个好老师。这时候,一个人出现了,他就是梅兰芳祖父的学生吴菱先。
由于曾受恩其祖父梅巧玲,吴菱先对梅兰芳倾注了全部心血来培养。
在唱腔、站功方面,梅兰芳受到严酷的训练,一起学习的同学,每天都想尽办法逃避或偷懒儿。梅兰芳知道自己天赋差,按老师教的好好练习。老师怎么说他就怎么练,从来不偷懒,从来不叫苦。
就这样,他一直坚持学习唱、念、坐、打,勤奋练功。
五年后,还够不到舞台的梅兰芳第一次登台演出,托举他上台的正是吴菱先。这时的吴先生一定没有想到,他此刻托起的将是中国京剧的新兴与未来。
首次登台之后,梅兰芳表演水平不断提高,他也越来越热爱京剧艺术。
1908年,年仅14岁的梅兰芳已经名震一方、冠绝京城。遇到了曾断言他没有唱戏天分的那个老师,对方很愧疚,觉得自己有眼无珠,未能识得金镶玉。
梅兰芳却真诚的告诉他,要不是他的批评,自己还不知道努力,更不会发奋苦学并能有所成就。
这种虚怀若谷的胸怀,是强者才会有的。成为强者,要付出多少辛苦,恐怕只有当事人心里最清楚了。
成名后的梅兰芳,比之前更忙。总在分包赶戏中度过,营业戏、行戏、带灯堂会。有时候这三种戏赶在一天唱,可能都没空儿吃饭。一起唱戏的很多人,都因太辛苦,熬不下去退出了。
梅兰芳却坚持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一年中他不分冬夏,有三百多天都在唱戏。经过这一年的锻炼,梅兰芳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原来相对沉默内向、不喜交际的性格,也得到了改善。
16岁的时候,梅兰芳积极寻找方法,经过刻意练习,让自己的眼神变得更加清澈,眼皮轻微下垂也得到了缓解。
此时的梅兰芳已经成为名角,出场费升到近一千大洋,足够供养一家人的生活。
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停止学习。除了登台演出,其它时间他都用来看戏。在看戏时用心揣摩,感受到了社会进步带来的变化。
时代的发展,戏院里女性观众越来越多。针对女性观众的特点,梅兰芳感觉到,应该进一步提升京剧的美感,以使京剧更具有观赏性。
他重新设计了角色的戏服,在脸部勾划上也添加了新的创意。这些新元素的加入,使得梅兰芳也被上海观众认可。
19岁时,梅兰芳在上海进行首演,一举成名,万人空巷,成为上海滩的一流名角。在北京和上海的爆红,成为他演艺生涯的高峰。
梅兰芳曾说道:“我是个笨拙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我的学艺过程,与一般人并没什么两样。我不知道取巧,我也不会抄近路。我不喜欢听一些颂扬的话。我这几十年来,一贯地依靠着我那许多师友,很不客气地提出我的缺点,使我能够及时纠正和改善。”
梅兰芳用执着的坚持和努力,成为象他祖父梅巧玲一样的京剧大师,更成为一代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他更是我们的励志大师和榜样。
我们生而为人,也许不是什么天才,也没有什么天赋异禀。
也许实现目标的过程,会有点慢,会有点辛苦。只要坚持下来,只要不停下自己的脚步,一步一步向前走。
终于有一天,你的付出和努力会得到回报,你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和想法。站在成功的路口回望,你已经甩了那些放弃的人几条街。
纵观梅兰芳一生的成就,我们更看清了一个事实:哪里有什么天才,不过是更努力罢了。
人生,成于执着,贵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