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不能“差不多”

和你一起终身成长,这里是曼巴笔记!

最近在在学习编程,虽然才学习几天,但有一个很深刻的体会——凡事不能差不多。

不同于其他,编程是一件很严谨的事情,期间要求操作员不能出一点差错,哪怕只是一个标点符号。比如,我们要输出一些信息,而你在编辑时没有及时切换输入法仍然用得是中文输入,这个时候你打出这个“”,程序是读取不了的,只有当你切换输入法,改用英文输入或者关闭输入法时,打出的""程序才能正确读取而不会提示错误。在我们看来这二者并没有区别,起码从视觉上观察,但是计算程序却能识别这期间的差异,不容许这种错误的存在。

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一句话——差不多就行,我们不会去刻意最求完美,只要在合格线以上或者说在我们期望值上下徘徊就行。可是多数时候,结果往往差得很多。因为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小学的时候,老师就告诫我们:如果自己想要考60分,一定要做好80分甚至更多的准备,如果要考100分,至少要做出120分的准备,因为现场发挥往往会打折,考试的时候,我们因为没有课本在旁,所以大脑会切断和一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导致我们暂时遗忘一些知识点,加上临场状态,多少都会紧张,这也会限制我们的发挥。一开始很多同学都不以为然,但在对抗过几次之后,不得不承认这些话不是老师故意吓唬我们。

中小学期间,有老师在旁督促,我们可以自觉遵守这个规律。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追求,同时也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进入大学,我们发现成绩除了和奖学金挂钩外,好像就没有其他好处(表面上看是这样),一开始我们仍然会追求高目标,可是慢慢地,人就变得懈怠,而且身边的人也都开始懈怠,我们发现其实自己没有必要那么刻苦,大学不就是应该好好享受生活吗?于是我们开始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再追求高分,凡事只要及格就好。60分万岁逐渐成为我们的口号,可是结果呢?我们不仅没有感到轻松,反而变得更加忐忑,生怕一不小心就错过60分。我们开始初步体会追求差不多的危害,但人是适应能力很强的生物,我们不仅没有因此改变,反而觉得这个过程很刺激,变相适应了这种状态。

后来,进入社会,我们不得不沿袭着这种习惯,因为改变很难,需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不过这个时候因为没有考试,我们不再说60分万岁,而是换了个口号——凡事差不多就行。我们不追求完美,一旦有人反驳,直接一句“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就顶回去了,既然达不到完美,那就不追求了。差不多就好,这样我们也可以少点压力,工作差不多就行,生活差不多就行,自己吧,也差不多就行。看着身边的同龄人越走越远,我们开始焦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开始习惯这种状态,因为这种状态同样很刺激。

我们以为这种状态可以朝着自己的想法维持下去,但一切都是我们以为,现实是有生命的,你留下的坑坑洼洼都必须填上,否则你一出门就会被绊倒,摔出一个“狗吃屎”。偶尔还会冷不伶仃就给你一棒槌,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现状,回头一看,以往所做的差不多的选择,导致的不是差不多的结果,而是现在的差很多,我们意识到过往在某些事上留下的一点小猫腻,现在都给予了足够的“正反馈”。

就像一个程序员辛辛苦苦编写好一组程序,运行时,没有看到预想的效果,而是在结果界面出现一大串error(错误),这让Ta很崩溃,仔细阅读了错误提示,才发现原来就是因为搞错了“”。用得是拼音而非英文,因为Ta觉得二者看起来差不多,以往的经验告诉Ta凡事差不多就行,可惜这次遇上计算机程序,Ta可不允许这种差不多存在,你开始抱怨计算机不近人情,重复点击多次“运行”按钮,试图看到奇迹出现或者程序能够被你的坚持感动,网开一面,这样就不用回头去逐个修改,就可以准时下班,但Ta不为所动,每次都跳出同样的错误提醒,让你不得不放弃,老老实实一个一个去修改,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在寂静的大楼,发出一声响亮的感叹:唉,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往往是一些小错误引发了一些出乎意料的大事件,而这些小事件往往都是我们自身过于追求“差不多”导致的。以前我觉得教育孩子差不多就行,因为觉得学习是痛苦的过程,所以不希望孩子和我们有同样的经历,希望他们过得幸福一些,但往往就是因为这一丝的松懈,影响孩子的一生,给他们造成错误的引导,凡事追求差不多就行,这不利于他们以后的发展。每个家长都无法常伴孩子左右,总有一天,他们都需要去追逐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但以后的竞争可能会比现在更加残酷,因为他们不仅要和人竞争,还要和人工智能竞争,相比于人来说,人工智能要“残忍”得多。看似每次都要求孩子考一百分,不太现实,但起码可以让他们从小树立高目标,明白自己凡事都要做到最好,从小给自己树立最求高标准的习惯,严格要求自己,可能会过得苦一些,但以后就能过得更好些不是,比起先甜后苦,我觉得先苦后甜,更好些。


题图摄影:Skitterphoto

题图授权基于:CCO协议


【惊喜一刻】

分享一个猫叔做选择的小技巧:当你纠结于要不要做某件事时,不妨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件事是让自己变便宜了还是变得更贵?

你可能感兴趣的:(凡事不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