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吴军的《见识》一书中,我见识到了什么?

一、如何看待“命运”?

英国著名的女首相撒切尔夫人喜欢讲这样一段话:

注意你的想法,因为它能决定你的言辞和行动。

注意你的言辞和行动,因为它能主导你的行为。

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能变成你的习惯。

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能塑造你的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能决定你的命运。

出身好的人不过是人生交了一次好运而已,并不代表一辈子的命都能好;反之,亦然,出身贫穷的之家的人,未必没有好命。所谓的“命好”,其实是他独特的看问题的方法和行事方式。出身、环境、智商都只是一个变量,而命运是多个变量互动的结果。

在作者吴军看来,命不好,怨不得别人,一来读书少,二来,圈子太狭窄,以至见识和判断力也高不到哪里去。但凡人的知识面稍微宽一点,交际的圈子稍微广一点,了解的事情稍微全面一点,命就会好很多。

我们在一辈子的经历中总会遇到麻烦和难题,它们就如同别人或者现实生活不断地扇我们巴掌。对待这些巴掌的态度和处理方法就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二、人生最重要的投资——找一个好的配偶

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心智不成熟,或者两个人的价值观和文化习惯完全不匹配,婚姻是难以长久的。那些永远离不开妈妈或者自己家庭的女生,将来在自己的婚姻中会有问题。在这方面,男生应该有足够的独立性,并且承担对自己未来家庭的义务。

在一个完美的婚姻中,双方都要明白关系的亲密程度和重要性依次是“夫妻优先于子女,更优先于双方的父母”。如果承认这种优先级,在妻子和母亲同时落水时,先救妻子还是先救母亲,就根本不是问题了。中国很多人认为,两个人的结合就是双方家庭的结合,而且小家和大家的边界分不清,我对此完全不认可。这并不是什么美德,只不过是农耕文明的产物。

我们都知道,今天看似再完美的匹配,时间一长总要遇到矛盾,能够有一定的柔性,彼此妥协解决问题、相互适应,才能一起过得长远。

一个人,特别是年轻的时候,可塑性很重要。虽然我们常说喜欢一个人就要包容对方的缺点,但包容一天可以,一年可以,包容一辈子还是很有难度的。幸福的婚姻不应该是一方包容另一方一辈子。具有可塑性的好处在于虽然一开始有摩擦,甚至在很多方面有所缺陷,但是这样的人进步会很快,磨合起来也很容易,将来日子会越过越容易。

金融巨子约翰,P. 摩根讲:“一旦婚姻投资得当,你的事业也将随之达到高峰。假如把婚姻视为儿戏,草率决定,随之而来的惩罚将是离婚、精神痛苦,以及存款金额的锐减。”

三、好的教育一定是先让父母成熟起来

只有父母成熟了,才能让孩子有一个好的起点,教育中最可怕的事情是,用上一辈的思想教育这一辈的人如何去迎接20年后的未来。人不可能一辈子不栽跟头,如果一定要栽跟头,早一点比晚一点好。年轻的时候因栽跟头而成熟起来反而是一件好事。

培养孩子接受挫折的能力,如果我们的家长和学校能够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培养他们在人生中的长跑意识和能力,让孩子即使在跌倒中也能一边跑,一边欣赏路旁的风景,这样最终肯定会跑到终点。但是现在大部分学生和家长所做的事一方面继续给孩子施加更大的压力,一方面为孩子小心翼翼保驾护航,最后变得大家都输不起。

缺乏见识、缺乏爱、缺乏规矩是比贫穷更可怕的事情。缺钱可能会在短期内物质条件差一点,但是并不影响父母在见识、爱和规矩上去培养好孩子。

庄子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人最终能走多远,取决于他们的见识,“要与比自己好的人为伍”,实际上就是提高我们的见识。我们要把目光放长远,不要为了眼前的一点点小成就就沾沾自喜。

四、做人与作诗

黛玉是作诗,宝钗是做人;黛玉有灵性,宝钗有美德。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会做人,光有作诗的性格不见容于世,这一点没有疑问。但是,世界上不能缺少黛玉这样以生命作诗的人,否则一个社会就是庸俗的社会,一个国家就是庸俗的国家。

五、 职场的误区与破法

人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它的性质和成败决定了你此后职业发展的方向和事业起点。对于第一份工作,年轻人常常陷入一些误区,尤其是过于看重薪酬而影响了对工作的价值判断。

工作是大家谋生的手段,职业是我们一辈子要从事的事业。

如果我们考虑当下的工作是为了一辈子的职业发展,首先就要有选择的做事情,凡事对将来职业有利的事情,不论是否有报酬,也不管报酬高低,都要做。

职场上有后劲儿的人有着更广的视野,而这种视野常常来自很好的博雅教育。

凡事从0分做到50分靠常识,从50分做到90分靠技术,从90分做到100份靠艺术。

破法:不做伪工作者

有的人明明能够通过学习一种新技能更有效地工作,缺偏偏要守着过去的旧工具工作,甚至手工操作,这种人是典型的伪工作者。

一个人的效率是很难提高的,自己唯一能控制的就是少做一点事情,有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就不要做了,而不是积压时间把所有的事情凑合做完。

一个有经验的员工,应该善于找到最重要的工作,并且优先完成它们。

怎么样防止员工成为“伪工作者”?首先,管理者要让员工站在“做什么事情能让公司最大获益”的高度去工作;其次,管理者要让员工明白,它们积极工作最大受益方是自己。

破除困境的方式包括:确立“愿景—目标—道路”、“即使听到不中听的话,也要试着找出其中的合理之处”、“凡事做记录,这样可以避免狗熊掰棒子”。

六、商业的本质:让人多花钱,而不是省钱。

经济发展的第一趋势:从线下到线上、从实体到虚拟实际上是为了省时间、省钱。既然是省时间、省钱,最终挣钱的路,就越走越窄。

相反,第二个趋势:即从线上回到线下,则是为了花时间、花钱,当然路就会越走越宽了。

如何让人们愿意花钱,这是艺术。

经营和管理的秘诀:不给选择。多给顾客选择并不一定是好事。对于管理者来说,不给太多选择通常也有利于提高管理的效率和员工的幸福感。

适度的选择给我们自由,但过多的选择会适得其反。

七、理性的投资观

作者的金钱观:

1、钱是上帝存在你那里的,不是给你的,回头你要还给他;

2、钱只有花出去才是你的;

3、钱和任何东西,都是为了让你生活得更好,而不是给你带来麻烦;

4、钱是挣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而挣钱的效率取决于一个人的气度;

5、钱是花不光的,但是可以迅速投(投资、投机)光。

任何好的投资都要建立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之上。

投资的行为要围绕目的进行,投资的目的是赚钱而不是交学费。

投资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回报、风险、流动性、准入成本。

只要能够恪守一些简单的投资准则,普通人的投资策略可以比专业团队做得好。

八、这个世界不欠你什么

事实上,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社会都是分层的。

稍微好一点的社会不过是有一个上下层之间的通道,让人员可以流动而已。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可以说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社会,横向对比在全世界也算是相对公平的社会,因此才会有“逆袭”这个词出现。

处在底层的人,首先要认清楚这个现实,才能有希望。要做的不是抱怨社会的不公平,而是付出足够的努力,认认真真做好我们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九、请务必做好最后的1%

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最后1%做好.

你可能会发现,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愿意开头而不愿意收尾,九十九步都走了,就是懒得把最后一步走完.

这可能是人的天性,凡事差不多就可以了,总觉得最后一点即使不做也无关大局,但是这样完成事情的质量就要大打折扣。

世界上,做得还算过得去的人与前1% 的人相比,可能就差最后几步路,但是最后收入水平、社会地位、发展机会差别却很大。

一言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阅读和终身学习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养成的好习惯,希望你我都能保持谦卑的心态去成长,去增长见识。”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吴军的《见识》一书中,我见识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