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21~金刚经23究竟无我

图片发自App

《金刚经》共三十二品,昨天我们学习第十七品,歌罢舞不休,曲终人不散,整个下半部是再来一轮。其实我们大部分的时光和经历都在做重复的事情,问题是同样在重复之中可能我们的心性会有所变化。

一个人成长和成熟的重要标志,我们对周围事物的判断,应由“听其言而信其行”,开始变的“听其言而观其行”,既听你怎么说,更看你的行动。以什么为观的参照物?可以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以“诸法如义”,以孔子的话为参照,以生活的经验与真理为参照等等……


释迦牟尼佛还不停地提醒我们:有发就有应,发菩提心之后,还应该告诉自己好像没有发这个心。“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这句话也许在提醒我们,所谓度众生本身是我们应尽之责,哪有菩提之义。


我们一生不就是上求下化吗?上求,求一个真理,求一个道;下化,我们终究要与这个世界互动。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说一定有一个病根所在,病根就是菩萨而不是其他。

生活如万丈深潭,我心一清到底。佛心果然是一清到底。有多清呢?我们继续读: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中)


图片发自App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佛祖于然灯佛所得什么

图片发自App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好像和前面讲的是一样的话,但它的侧重有不同的地方。一位师傅讲:《金刚经》前半部在意的是得,有没有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为这符合人心、人性对于事物追求的过程。


但慢慢我们开始成长、觉悟,结果可能没有那么重要,开始在意过程。《金刚经》下半部开始,释迦牟尼佛把过程也给否定了。因为佛经不是一般的心灵鸡汤,它关注到终极。如果对过程纠葛,同样会和结果一样对我们造成牵绊。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法,把过程也否了。“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想要得那个最美好的东西,怎么得?无有法。无有法不是怎么都行,不是什么都不做了;越是看到无有法,越是提醒我们其实安排加班有多重要。


实无有法,是保持自在和灵动;按部就班,才真的让我们能够脚踏实地,是把实无有法能够落地的根本所在。之所以强调这些,是怕所谓的有一些人看到这些话就飘到另外一端去了。


然灯佛为什么授记

“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金刚经》的终极倾向是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是培养佛的道路。有具体办法的人可能很多,但能不能成佛就要画一个问号。


“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做一个记号,因为真正成佛的人,不做记号根本就分不出来。所以平常的生活有多可贵,有多可爱,真正的佛就是普通人,是能够真正把普通的日子过好的人。


诸法如义

“如来者。即诸法如义”,如来的真内涵并不是佛像,而是诸法如义。义者,宜也。事情应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废话少了,废事少了,自然往正确的事情上聚焦的精力就越来越多。


生活中事情繁多,关键是我们的精力分配要抓重点,诸法如义就是在繁多、忙乱当中,仍然可以重点突出。人和人之所以产生差别,不在于是否忙碌,而在于他的意识。


所谓的正事和散事占的精力,如果能够做好当下的事,只要是一个一个完成当下的事,不用说要超质量完成,就按照基本的时限要求,该上班上班,该下班下班,一天读多少书,定个计划去完成它就可以了。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又归于一个字:无。还是没有,没有具体的,没有统筹的,意思就是在大部分的情况下,我们按照具体的和统筹的安排去做,效果会比较好。


千万不要被带偏了,带偏了会非常麻烦。越是看到无有法,越是提醒我们大部分的情况下按照规则去做,甚至按部就班,有一个工作清单或学习清单。不要小看这个清单,这个清单帮我们完成佛的思维的训练。


我们日常就两步:一是思维的训练,再就是落地的程度。只要这两端把握好,那中间有什么事就是什么事。像杨朝明老师说的那样,就是快一点慢一点而已。快一点慢一点不是问题,没有用思维才非常可怕。


“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家有没有发现,他一会说如来得什么,一会说佛得什么,为什么要换一个字?是这些字可以替代?不不不,它不是为了表达灵动,它是告诉我们因果之间互动和切换。


“佛”就是一开始,开始有这种觉知;“如来”是一个果位,是终极的成果。因和果不停地互动,不停地互动,在它们的互动当中,又一次互为因果。只要发现了因,一定就会应;应了以后,会再一次又发这样的心。在发心相应、相应发心当中开始出现。


有的人因果互动非常强烈,生活又有新成就、新变化,身边又有新的人进来,还都是往好的方向发展。也有人因果的互动的频率很低,觉得生活没有动力。因果的互动频率来源于菩提心好发,但是恒常心难持。只有恒常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因果互动的频率才会真正的提升,我们想像的变化,甚至超越我们想像的变化,才会变成现实。


一切法皆是佛法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为什么说无实?开启自性,把自己的自性拿出来。为什么说无虚?听从内心的声音,把日子过得像日子,把生活过得像生活,做人就有人的样子。


“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金刚经》是大乘佛教的经典,它发的是一个大乘心愿,没有旁门左道,更没有小门小道。甚至南怀谨先生说:这部《金刚经》超越了一切的宗教。


所有的法都是佛法,这一点大师父会给我们启发。一位佛家的师父开示:天天早上起来拜拜佛吧。看到听众有些困惑,这位师父解释说:大家可能对佛法还是不了解,我说让你拜佛,你每天拜拜你的老师就可以了。


师父之所以说拜拜佛,是为了让我们起恭敬心,不是说家里非要请一尊佛龛,或做一个佛堂等等。拜拜你的老师,天天拜拜你的老师,拜拜你的老师也就是拜佛啦。


佛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儒家在《中庸》中有一句话与之非常相似:“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它们互为做注非常的妙。终究是广博,终究诸家诸派都可以为我们所汲取力量,去做好现在、当下眼前生活中的具体事情。


向上仰望,不切断和我们祖先的联系。

向下扎根,不切断和一方水土的联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190321~金刚经23究竟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