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眼中的家,是什么样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家具象看到的是一栋建筑,由水泥和石砖等堆砌起的,但由石砖和水泥堆砌起的一栋建筑或房子,都能称得上是家吗?

家是避风港

    2002年,一个13岁的、居住在城市人家的小姑娘,随着“砰”的一声的关门声,她离家出走了。那天是星期六,她没有做作业就跑出去玩了,回来时,父亲很生气了,打了她屁股几下。那是她父亲第一次打她,她有些接受不了,摔门而去。而她妈妈那天又刚好不在家,在气头上的父亲,没有当回事,以为她只是跑出去哭两下...到了晚上六七点了,还没见她回来的身影,父亲开始有些着急了。八点、九点慢慢过去了,依然没见小姑娘回来。父亲找遍了周边区域,依然是没有看到她...他又匆忙拨通了她同学的电话,一个一个的打没有音讯。他马上报警。

    晚上,这位父亲一个人走在寂静的大街上,一边走一边喊着他姑娘的名字。就这样,直到天亮。早上,这位父亲拿起快没电的手机,准备再打电话时,忽然一个陌生的电话打了进来,此刻,他的心紧张到了极点,他期盼着是女儿找到的好消息,但又害怕听到的是坏消息。他把手机贴到耳边,用颤抖的声音答道“喂...”,他边点头,嘴角边露出喜悦的微笑。

    第三天,我随意和这个小姑娘聊天,问她当时怎样想到这么“有趣”的点子。她说,“我是看到动画片上有这样演过...”我听到后不仅很诧异还很担忧,不良媒体动画的误导性有多么刻毒...可是,根源还是在家这里,小姑娘说,“她感觉父亲一点也不爱她,还打她...”,可,谁都知道,这位父亲是很爱她的,她如果没有经历过这个过程,或许一辈子都很难理解,她的父亲那个晚上是怎样度过的!

    离家出走,不在少数,这背后一定是父母做的不到位的地方有很多。我有时会给一些家长说,“家,对于小朋友来说,是避风港,不是指责、批评的发泄场。他们现在需要更多的是家长的陪伴和爱,而成绩真的只是他人生当中的一个小小的部分,这个部分少点没事,可如果他们缺少了家长的陪伴和爱,对他们的影响却是终生难以弥补的,甚至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家是链接心与心的管道

  每个孩子都有长大的那一天,张姐家的小亮,已经读大三了,是个成人了,很多事都自己做主,张姐也是尊重他的选择。有一年暑假在家,张姐发现她的儿子在偷偷的抽烟,在吃饭的那一天,她对儿子说,“儿子,你不用偷偷摸摸的吸烟,这里是你的家,你可以光明正大的抽...”隔了几天,她的儿子忽然跑到她面前对她说,“妈,我觉得你对我抽烟这件事只是表面的接受,但其实上内心并不赞同和认可...”张姐回应道,“儿子,妈妈从来都不认可你抽烟这件事,但妈妈尊重你的选择,那是你的自由...”

  从那次对话以后,不知发生了什么,小亮慢慢的不再吸烟了。我那次听到张姐告诉我这个事情的时候,我听了很感动的,因为在一个家里,能够这样心与心的直接交流的情况,真的不常见。而究竟是什么让小亮发生了如此改变,我只能把他归结于两颗真心:儿子是真心的和母亲交流,母亲也是真心的和儿子交流。

  在很多祝福当中,都会祝福别人“阖家欢乐”,可有句老话说到“每个家庭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或许,这些磕磕碰碰也是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如做过山车一样,必须有高高低低、起起伏伏,才能体会到过山车的刺激感觉。但,家一定要有心与心的链接,不然,连家都不敢、不愿、不能讲出自己的心声,岂不是人生中最凄凉的场面,也势必会导致以后他们会向外求。

孩子眼中的家,是什么样的

孩子眼中的家,或许就是一个避风港,在他们这艘小船还没有实力去大风大浪中翱翔的时候,在这里,有无尽的安全感;

孩子眼中的家,或许就是一个游乐场,在这里,有的都是一些快乐的场景,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快快乐乐的玩耍;

孩子眼中的家,或许就是一个天堂,在这里,装的都是爸爸妈妈的爱、亲人的爱,不管受了多大委屈和困难,总能在这里找到面对明天的动力和勇气。

                                                                                              

                                                                                                                    本文出处  生命访谈

                                                                                                                  欢迎评论、转载、分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眼中的家,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