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之十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第三讲:丙
古代的科举考试,除了考学问之外,还要看你的书法(以书取仕)。
所以在古代凡涉及文字的东西,如皇帝的圣旨、大臣的奏章、科考的卷子、民间的书信契约、甚至药方子,用今天的审美观点来看,那都是书法作品。
书法是读书人的基本功,读过“大书”的人基本上都能写一手好字。
古医书
药房
字写的好不好,首先要看结构。字架子没搭好,笔画不成比例,字当然就难看。
所以在过去,学写字先要描红;学打拳的先要扎马步桩。拳架子没摆好就开始学套路、字架子没搭好就开始写行书,结果一定是歪歪扭扭、不成体统。
我们经常说“字如其人”。西方有“笔迹学”,专门为法庭判案提供证据。
汉字每一笔一划都有意义,只要你一下笔,每个笔画就都带有你的信息。如果你能解读这些信息,感应到对方潜意识的层次,那么对方所具备的信息就能够被你解读出来。
进入正题,我们今天讲十天干第三个字:“丙”。
“丙”字甲骨文
“丙”字 邓石如 篆书写法
“丙”字是象形字,在甲骨文和金文里面,“丙”的字型是个有两只脚的青铜器,里边可以点灯。
所以这个“丙”字,又有炳然通明的意思,和带火字边的“炳”字是同样的一个意思。
但是在后来的字典里边,“丙”字都按照会意字来解。
比如在《康熙字典》里边,把“丙”归在“一”部,它“从一入冂”,也就是把“丙”字拆成一个“一”字,下边一个入字和一个冂(冂读音jiōng,字意:远界也。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冂。象远界也。)字。
入和冂又组成了“内”字。(注意:“内”字的解释本来就是:内,入也。从口,自外而入也。)
“一”是什么意思呢?“一”是道体,称为“元”,我在之前《说文解字》的文章里解释过“元”(“元”的说文解字)。
“一”可以横着写,也可能竖着写。
“一画分阴阳”是横着写的“一”,它可以分割出不同维度的空间。古代有传说,伏羲“一画开天”,就是说“一”画分天地,也就像把空间分割出了不同的维度。(盘古一斧天开劈地,斧子的轨迹也是个“一”嘛。)
纵向垂天地,是竖着写的“一”,它是生命之气的流动。我们讲的“元气”,上一讲的“太乙”都是纵向的“一”,是生命之气的流动(“乙” 说文解字)。
下面的“内”,又读作“纳”,是真一之气流入体内,赋予生命以动力,成为生命之火。
所以“丙”在五行里边又称为“丙火”。
《说文解字》里说:
“丙,位南方,万物成,炳然,有文明之象(人类文明的象征就是会使用火)。”
“丙”在十个天干中排第三位,居南方,属火,所以在汉语里“付之丙丁”就是把东西烧掉的意思。(丁,也是居南方,属火。丙属阳火,丁属阴火。一阴一阳。)
此外“丙”这个读音通“病”,阳气不足就是病的开始。
我们看“病”这个字,从疒从丙。“疒”读音nè,表示倚靠(象形),人有疾病,像靠着、挨着的样子。《说文解字》里说“丙”的象是
“阴气初起,阳气将亏,体内一阴生,阳始亏,病初起”。
所以“丙”音通“病”。后世把“疾病”两个字组合连用了,其实,病是指内伤、疾是指外伤。
我们看“疾”这个字,从疒从矢,矢就是箭,就是被人射中一箭的意思。所以说“疾”是指外伤。
古书《尔雅·释鱼》曰:‘鱼枕谓之丁,鱼肠谓之乙,鱼尾谓之丙’。乙之象鱼肠,丙之象鱼尾,可无庸说。”但是汉朝以后就不用这个意思了!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广老师讲国学
希望通过此讲,能让大家更了解汉字中蕴藏的奥秘,更喜欢汉字。欢迎大家点赞、转发与收藏。同时也欢迎大家在文下留言评论,因水平有限,难免讹误,还望大家不吝赐教,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