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书友好,今天我们继续共读“编剧的圣经”《故事》这本书。
仔细想想,看电影其实是一件挺古怪的事情。上百人密密茬茬的挤在一个小黑屋,胳膊肘挨着胳膊肘,鼻子尖对着后脑勺,既不出去抽烟,也不出去上厕所,在长达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每个人都双眼紧盯着屏幕,细心领略其中的故事,唯恐错过每一个细节。
故事不过是一种娱乐,但我们在这上面投入的专注度却远胜于工作。所以,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故事为什么能深深地吸引我们?它的能量源泉是什么?
在《故事》这本书中,麦基认为,“鸿沟”是故事的材质,也是故事的能量源泉。
本篇我们就重点理解鸿沟这个概念,看看它靠什么魔力来吸引我们。建议大家阅读第七章,151页到204页。
1
我们还是从生活中的例子说起。
高中时,我班很多男生迷恋电脑游戏,班主任当然不可能让玩,于是,我们就利用每天下晚自习后的时间,偷偷跑到网吧玩。
班主任很快就发现我们晚上溜出去玩游戏,开始在晚自习后查寝,不在寝室的重罚。
我们很快就想到了新办法,晚自习后先回寝室,等班主任查完寝再溜出去玩。但没多久,这招又被班主任给识破了,他新的管理办法是查寝后锁门,这下就谁都出不去了。
可是,电脑游戏对高中生的吸引力,经历过的人都懂。门出不去了,我们开始跳窗户。要知道,我班的寝室可是在二楼,算不上高,可也不矮。
黑灯瞎火的,就那么往下跳,万一摔着了,不但可能受伤,还可能被学校开除。可我们真就那么干了,跳了俩月,直到老师发现后把寝室窗口焊上钢筋为止。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主观上的欲望,但客观世界有时会满足你,有时会阻止你。当客观世界阻止了主观欲望时,主观和客观之间就会出现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就是就是作者麦基所谓的“鸿沟”。
在上面的例子中,玩游戏是个主观欲望,班主任的管理是客观世界的阻力。想满足欲望,必须克服阻力,跨过鸿沟,比如在宿舍锁门后从窗口跳出去。
2
生活中如此,故事中亦然。
事实上,优秀故事的讲述手法大同小异,都是围绕着鸿沟做文章。故事中的主人公,其主观欲望和客观世界之间,不断地裂开鸿沟,他们奋力跨过一道又一道的鸿沟,想要抵达欲望的彼案,最终成功,或者失败。
所以说,鸿沟就是故事的材质。
我们通过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来阐述一下故事是如何围绕鸿沟产生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一个叫李雪莲的妇女,被丈夫说了一句“她就是潘金莲”,觉得受到了侮辱。
为了恢复名誉,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她从镇里到县里,从县里省里,从省里到中央,不停地打官司,申诉,上访,执着地想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
电影中,李雪莲的欲望是恢复名誉,她采取的第一个行动是在县里打官司,结果法院判她败诉。
败诉让李雪莲的预期和结果之间、主观和客观之间裂开的第一道鸿沟。为了恢复名誉,她必须跨过这道鸿沟。
所以,李雪莲采取了第二个行动,去找法院院长,但法院院长认为判决是正确的,她还是不能恢复名誉。
于是,李雪莲的主观欲望和客观世界中裂开了第二道鸿沟。为了恢复名誉,她必须跨过这第二道鸿沟。所以,李雪莲采取了第三个行动,去拦县长的车……
下面就不详细说了,总之,李雪莲不停地失败,每失败一次,主观和客观之间就裂开一道新鸿沟。
李雪莲为了恢复名誉,不得不重整旗鼓,咬紧牙关,采取新的行动,以跨越一道又一道越来越深的鸿沟。这一模式在不同层面、不同级别上循环往复,最后形成了整个故事。
3
那么,为什么说鸿沟又是故事能量的源泉呢?它靠什么吸引我们的呢?
请回想我们看故事的经历。当我们投入故事中时,我们会与里面的人物建立情感纽带,这个人物一般会是主人公。
我们会觉得,人物的生活就是我们的生活,人物的欲望就是我们的欲望。这个过程叫做“共情”。
通过共情,我们把自己的感情放到人物身上,来体验自己生活以外的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世界中去抗争、去追求、去感受存在的意义。
我们总是以人物的视角来看待故事的。我们看着人物展开行动,期望他的欲望得以满足。然而,事不遂人愿,鸿沟在主客观之间轰然裂开,人物失败了。
我们会跟着人物着急,帮他想办法,催促他采取下一步行动,并认为这一次一定会成功……
讲故事的人知道人物的期望就是我们的期望,知道人物面前裂开的鸿沟也会在我们面前裂开。
所以,他们总是先给我们期望,再裂开的鸿沟;然后又给我们期望,又裂开鸿沟……如此循环反复,不停地吊起我们的胃口,让我们的情感像过山车一般上上下下,直到故事的终点:我们为人物的成功欢呼,或者为他的失败流涕。
我们都中了故事的毒,毒药就是不断裂开的鸿沟。
本文首发有书智库共读
欢迎在留言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