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名师陈果《好的孤独》:写得很美,读起来是一种享受

陈果,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本可依靠美貌的人却偏偏凭借才华出名。毕业后留校的陈果将一门人人都想逃课的思修,变得多彩而有趣,甚至吸引了很多校外学生来听。她教学生要和黑暗和解,教她们与孤独并存,与学生聊爱情,人生婚姻,她侃侃而谈,知性大方,与众不同。

2010年一个关于孤独的视频迅速在网络走红,撒贝宁评价她:带给年轻人一种难得的能量。

喧闹任其喧闹,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作者陈果将枯燥的哲学理论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结合自己的思想心得编写而成。整本书条理清楚,由浅入深,非常有逻辑性地解答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那些关键性问题,收获满满。

本书用哲学的观点来谈论,但让人看起来却一点不乏味,书中也大量引用了一些世界名著作里的经典故事和人物,书中更是把"孤独"和"寂寞"、"善良"、"道德"、"朋友"、"风度"这些诠释的让人豁然开朗,

书中的精彩妙语富有哲理、耐人寻味、俯拾皆是、随处可见,正如她在后记里所说她有“熟悉的哲学的理性思维方式以及信仰的超越情怀”,给无数人在“迷境之中更多一份直面迷境的勇气、更多一点与迷境和解的安适与平静、更多一些超越迷境的希望”。

孤独,好的孤独,上升到哲学的孤独,引人沉思、发人深省。

孤独是寂寞吗?不是!

孤独究竟是什么?

孤独是自然最古老的真相,是万物最原始的本来面目。人在离开母体之后,一直是孤独的,我们的皮肤隔开了我们与外界,我们孤单地蜷缩在自我的皮囊之中。我们所居住的这个热闹的地球是孤独的,在广袤的宇宙中,它只不过是一个孤独的蓝色的小点,淹没在无边的静默之中。

孤独是自沉世界的一种独处,不是刻意培养的,是一种完整的状态,没有缺失遗憾,是圆融的高贵,独孤和人群无关,可以身处闹市,却拥有自己的一份宁静。

有时候,我们不知道做什么好,做什么都沉浸不进去,打不起精神;翻了一圈电话本,数百个名字里却找不到一个想要拨通的号码;电视频道换了又换,觉得都很枯燥乏味;这种无所适从的自我厌弃不是孤独,是寂寞。寂寞是煎熬,孤独是享受,寂寞是自我厌弃,孤独是自我悦纳。

孤独是一种自得其乐的独处。就像一个小女孩在嘈杂的房间一角静静地折纸、画画,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身上、脸上,她却浑然不觉,那是一种将散轶于外部事物之中的眼光,引回内心世界的专心致志,那是一份心境和平的自给自足、清明安和而无所外求的精神圆融。

“寂寞”是无可慰藉的空虚,是急于冲破的樊笼,深陷其中的人往往不知道做什么好,做什么都沉浸不进去,都打不起精神,都不快乐;任何一件东西、每一个人都难以激发起自己对于生活拥抱欢呼的热情;翻了一圈电话本,数百个名字里却找不到一个真正想说话的人;电视频道换了又换,却都显得那么枯燥乏味;想痛哭流涕,想声嘶力竭地大喊,想在暴雨里狂奔,来驱赶压迫着自己的精神低迷……那是一种无所适从的“自厌”,那是自我心灵之火熄灭时的憔悴沮丧。

生活之为生活,苦与乐皆是她的真味,谁要是拒绝接受生活之苦,注定也会被剥夺生活之乐;两者之间往往不存在取舍,要么全要,要么一样也没有。

“孤独”源于精神的自由自在,即使身处闹市、被人群包围,也依旧如急流中的一块浮木、沙漠中的一位托钵僧,穿行人世,心无纤尘。当你沉入自我并享受孤独时,人群在你眼中自动隐退,因为喧嚣业已从你心中淡退,或者说,你业已从喧嚣中淡退。而“寂寞”是一种病,源于心灵的饥饿、精神的营养不良,它需要用人群与喧闹来治疗,像病人一样需要身边常有人陪伴,它需要用迎来送往来遗忘内心的狂躁不安。

对世界一无所求的时候,或许是因为我们的灵魂是富足的。而灵魂的富足,需要好的孤独,我认识到的灵魂深邃,有敏锐洞察力的人都有一种特质,就是享受一个人的孤独。

我们生而孤独,却又恐惧孤独,所以无时不刻渴望抓住身边能触及的一切,来填补内心的孤独与空虚,美食,性爱,酒精,毒品,消费,事业,游戏,电影,音乐,阅读......

我们的孤独不会因为有了爱情,有了科技而消减,只有我们内心富足了,或许就真的不孤独了。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一旦我们迎上孤独,学会享受孤独时,我们会在顺境中大笑大叫,在逆境中平心静气;我们能迎向阳光,也能安于黑暗;我们能饱含深情地来,也能心怀诚意地去;我们享受一切生命的美好,也不辜负不可抗拒的苦难......

独处是一种能力,一种宝贵的资源,能帮助我们学习、思考,让大脑发挥最大作用。孤独不是寂寞,是自得其乐的独处,是自成体系的完整,是自我心灵的诗意栖居。

小小的一本书,却是一个大大的世界。你博览群书,让我们可以在这丰富的世界里自在游走,吸取大量的养分。你眼光独到,开启了我的心灵之窗。你是智者,解我心之困惑。我亦天真,只是如今我爱这样的自己。每一个当下,就这样风情万种,又保持天真。感恩一切。

你可能感兴趣的:(复旦名师陈果《好的孤独》:写得很美,读起来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