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读书随笔》:阅读理当是一种享受,这是我首先强调的

我希望读者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去寻找书中蕴含的价值,而不是受到权威的影响。

这句话来自于《毛姆读书随笔》,简简单单一句话,便道出了阅读的真谛。

我们阅读,从阅读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感受,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感知书的价值,而不是因为哪位名人作家推崇某书,他们说好,我们就读。

阅读要有自己的姿态。

去年,我还是中默默无闻的活跃分子,那时,我不爱刷微博,就爱刷。

我发现,有一类关于推荐书单的文章特别吸引读者,轻轻松松就能获得丰厚的阅读量。

有的是“一年读完200本书,这几本书最推荐”、有的是“人生必读的几本书”,渐渐的,作者们发现了写推荐书单的好处,就都写推荐书单,但大多是笼统的推荐,一篇文章里推荐好几本书,没有分类,而且仅用一张书的封面图和几行书的思想概括,读者根本无法知晓这本书是否适合自己。

而今年流行拆书文,就是在一篇文章中针对一本书进行主题拆解,相比于寥寥几行字的书单推荐,一篇内容系统的拆书稿的确会帮助读者好好了解一本书。


今天,我要分享从《毛姆读书随笔》中获得的一些收获。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关于文学作品的推荐书籍,但我从中感受颇深的是一些阅读方法和对阅读的一些理解,接下来我要从书的可读性、读多本书以及读书略读的三个方面来分享内容。

图片发自App

一.读者要有好奇心,但书要有可读性

现如今,人类被分成两类的标准不再是男人和女人,而是阅读的人和不阅读的人。

我认为,阅读的人没资格评论不阅读的人,阅读与否本身没有对错,只不过阅读的人选择了一种以阅读的方式来了解世界,而不阅读的人没有这样选择,这是价值观的不同。

还有的人说,我也知道阅读是好的,我也想阅读,但我就是读不下去呀!

对于这种情况,毛姆是这么说的:

读者对人对事要有一定兴趣,还要有一定想象力,这是阅读的基本素质,读者不投入也能把全篇读完的书不具有我所说的“可读性”。

对于一个没有好奇心和恻隐心的读者来说,所有的书都缺乏可读性。

读者读到的刹那间就能感同身受,真本书才算是可读的。

对于阅读,读者要有好奇心,但书要有可读性。

所以,说读书读不下去的朋友,要检讨自己是不是对书籍具有好奇心,同时也要检查自己读的书是否具有可读性。


二、可以考虑同时读几本书

阅读首先是要根据自己的兴趣,但也可以考虑同时读几本书,因为我们每天的情绪是波动的,可以根据不同时间下的状态选择不同种类的书进行阅读。

比如,清早起床,头脑清醒,可以选择比较费脑的专业性书籍来阅读;刚做完工作,身心疲惫,可以读一些历史、散文、评论或者传记之类的书籍;晚上,拿起小说读一读也是极好的。平时的琐碎时间,可以拿出一卷诗集欣赏一番。

毛姆个人更喜欢同时读四五本书。

之前我以为,阅读时要认准一本书来读,同时读几本书就显得三心二意,但有时,连续几天都打开同一本书,又会觉得枯燥。

经过毛姆先生这一点播,我觉得同时读几本真是个好方法!


三、略读是一个实用的技巧

毛姆说,知道略读重要性的人,才能明白怎样享受阅读,同时又获得不小的收获。

但他没有传授略读的技巧,因为他说他也不懂得怎么去略读,有些文字也让他厌烦,但他得一页页地读,而不敢去略读,因为他怕错过那些对他来说有用的文字。

可是,对于阅读来说,我们是主人,决定什么时候拿起书,什么时候放下属书,读或是不读。

我们不能成为书籍的奴隶,苦逼着自己从书的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何必呢,忘记了阅读的目的。

阅读是为了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如果出于利益关系的,那就在当别论了。

文字枯燥,那就一目十行,不求甚解;要是碰到精彩片段,那就一遍不过瘾再来一遍,且读且思。

所以,在阅读本书时,我就实施了毛姆的略读提议,因为文中所提及的文学作品及作家我几乎都不认识,即使毛姆对他们进行了介绍和评论,我也读不下去,所以干脆跳读,从中选出了几本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名字,留待日后阅读。


毛姆说,读书习惯的养成相当于为我们创建了一个避难所。

或许在现实生活中,你我都有不能让自己满意的地方,或许长相平庸,或者身材不好,总有那么一件或几件事情让我们自卑。

但在阅读的世界里,我有一种自信,书籍不会嘲笑我,它爱我,因为我懂得欣赏它。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毛姆读书随笔》:阅读理当是一种享受,这是我首先强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