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的眼里,远不止乡愁

朋友圈下午被余光中先生去世的事情刷爆了。所有人都开始悼念。我也想发个朋友圈悼念一下,这个时候还在看李嘉诚先生的自传,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眼里似乎有点鸡汤。但这两种事物却好像不经意有了交集,纵使我们多数人对余光中先生的记忆都是源自那首《乡愁》,但是远远不止于此,或者说,乡愁除了家国情怀和恋乡之意,还有一层道不明说不透的东西,这些东西,我们暂时看不到,但也可以从先生的其他作品中瞥见。就比如《理想会使人出众》:

孩子,不要为自己的外形担忧。

理想纯洁你的气质,

而最美貌的女人也会因为庸俗而令人生厌。

通向理想的途径往往不尽如人意,

而你亦会为此受尽磨难。

但是,孩子,

你尽管去争取,

理想主义者的结局悲壮而绝不可怜。

在貌似坎坷的人生里,

你会结识许多智者和君子,

你会见到许多旁人无法遇到的风景和奇迹。

选择平庸虽然稳妥,但绝无色彩。

不要为蝇头小利放弃自己的理想,

不要为某种潮流而改换自己的信念。

物质世界的外表太过复杂,

你要懂得如何去拒绝虚荣的诱惑。

理想不是实惠的东西,

它往往不能带给你尘世的享受。

因此你必须习惯无人欣赏,

学会精神享受,学会与他人不同。

这,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人的精神。它令我想到中国国民的民族性。想到钓鱼岛事件我们砸车,又想到慰安妇问题上极少数人民族性的努力。显然,前者概括不到这种民族性里,它有了非理性色彩。最容易刺激人的是民族性,最让人触动的也是民族性。而在眼下,我们除了悼念先生,又能从先生的气节中感悟什么的,我们真的需要一种民族性的感悟。

如果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是暮年。那在我心里,还有两首诗,一首关乎青年,一首关乎中年。亦或者,他们是一种没有跨时代下的最好的情愫。

汪国真:嫁给幸福

有一个未来的目标,

总能让我们欢欣鼓舞,

就像飞向火光的灰娥,

甘愿做烈火的俘虏,

摆动着的是你不停的脚步,

飞旋着的是你美丽的流苏。

在一往情深的日子里,

谁能说得清?

什么是甜?什么是苦?

只知道:确定了就义无反顾,

要输就输给追求,

要嫁就嫁给幸福。

席慕蓉:青 春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著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先生走好。

文化,永远是超越政治层面的软实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先生的眼里,远不止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