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与人生(五)——幸福在哪里

【齐凡齐微课】第一周——非命题(三)

今天下午去上国画课,听见一位老师在和家长说,年轻的孩子们还是应该多学一学和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这位老师推荐围棋课,他认为围棋其实是一种博弈,黑白子你来我往,套路不定,有输就有赢,可以很好的锻炼孩子的竞争意识。

但是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大家对输赢的看法到底是怎么样的?有输就有赢这件事情说来容易,做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

自古输家多气馁,连周公瑾都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当然这只是演义之说。但如若历史上胸襟豁达的周公瑾都发出了如此感叹,不得不说,输和失败确实让人沮丧。

所以《八佾第三》中,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南怀瑾先生的解读是,当射箭比赛开始,对立行礼。比赛结束,一人一杯酒,赢了的人说承让,输了的人说领教。

这是一副多么美好的画面,适当的竞争,争归争,赢了不骄傲,但输,也不能输了风度。这叫做君子之争。

但是我们现在常常很难做到“揖让而升下而饮”,为什么越来越输不起?

突然,我就想到了课上几个小朋友的对话。

早几年,家家都在拼爹妈,但现在连哥姐也能拼。在画画的一整段时间里,旁边三个小朋友一直在拼哥。

小朋友A说,他哥哥卡丁车比赛,赢得了卡丁车的使用券,他们家在所有玩卡丁车的地方都不需要花钱。

小朋友B说,你这算什么?我哥哥有王者荣耀里全部的高级皮肤。

小朋友C说,你们这都不算什么,我哥哥所有考试都是第一。

A和B转身就走,这人真没意思。

我从没想到几个小学年级段的孩子有如此争强好胜之心。只是一说到各位的成绩,几乎全部偃旗息鼓。

老师跟我聊,现在年轻的孩子太过于浮躁了,从画里就能看出来。想一想也确实是这样,他们每天忙着考级,哪里还有时间享受文化带来的乐趣?

为自己起舞(图片来源:度娘)

到底是什么造就了我们一定要比他人幸福的心理?父母给孩子灌输的生活目标,难道仅仅是为了要让他战胜别人吗?战胜了别人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并不是说竞争不好,良性的竞争非常有助于人类的进步。每一代人类的更迭就都源自于竞争。

然而,之所以任何比赛都要有规则,就是因为在规则里争强好胜,那叫做良性竞争。但是生活中肆意攀比的竞争并不算是好的竞争。

我曾经听过一个分享课,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现代人追求的不是生活幸福,而是生活比别人幸福。

到底我们现在对于竞争的认知走向了不太正确的方向,还是因为现在的竞争不得不走向这个趋势?结果不得而知。

回到《八佾第三》第一句。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在什么样的位置就要有什么样的规则,虽然不公平,但在当时的时代来讲,确实只有天子可以八佾舞于庭,权臣八佾就叫做越位。

这样的竞争完全没有意义。

竞争最大的意义,除了战胜自己,并没有其他归去。我们把自己的筹码全部寄托在别人身上,结果是不可控的。因为比较永远结束不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永远不知道尽头在哪里。

所以为什么很多人的幸福感越来越低,是因为我们理解错了幸福的核心。幸福的核心并不是比别人强,而是一天一天比自己强。

在2018年的新年贺词里,大大有句名言: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奋斗是实现自身成长的阶梯。

所以在三观的形成中,精神教育这件事情非常重要。攀比归根到底仍然是源自于我们对内在信心不足。

越没有什么,越想要什么。当我们将内心的重点关注在文化上,关注在内心成长上,将无暇顾及到外界的得失。建立文化自信是一件非常需要即刻实践的事情。

君子确实需要有所争,争的是什么?争的是每日的进步,争的是每日的修行,争的是每日的自省程度。因为无论争到多少,争到最后,仍然是由绚烂归于平淡,只有内心的丰盈是自己的。

动似一叶扁舟,静似一叶扁舟(图片来源:度娘)

读《论语》与人生(四)——星拱北辰

读《论语》与人生(六)——人设和Flag哪个更好立

‖齐帆齐28天写作成长营  第(6)篇 1504字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论语》与人生(五)——幸福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