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中的岁月之九:几首喜欢的南方民歌

在今天这个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与智能手机都很普及,完全可以做到“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但是,要是三四十年前,甚至十几年前,要了解外面的风景,就得走出那片湖泊、草地或小山沟。

小时候,听得比较多的就是沔阳花鼓戏(后称为“荆州花鼓戏”)、皮影戏,还有就是通过高音喇叭或有线广播传出的革命歌曲。要知道在家乡不曾听闻的歌曲,那还是我走出了生活了十几年的村子。比如,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流行的一些电影主题曲或插曲,就是到县城读高中后才知道。

若说民歌,除了我们本乡本土的部分民歌,其它的在离开家乡之前几乎是一无所知。这也难怪,我所栖息的村子是穷乡僻壤,能够收听广播的渠道就只有公社广播站,而广播站只是早晚各半小时定时播放的新闻节目和加播几首如《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社会主义好》等之类的革命歌曲,其他的只能是闭目塞听了。

离开家乡到上海上学,刚开始坐火车不方便,坐飞机没有资格而且囊中羞涩,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是选择坐轮船。在单程顺水两天三夜、逆水三天三夜的时间里,沿途要经过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停靠十几个港口。

船上的生活不单调,也不寂寞,这一点我在《追忆“舟楫为舆马”的那些年》这个帖子里有记载。单就文化生活看,船上有报纸阅览室,有在晚餐后由餐厅搭建的录像放映厅,还有广播室。

广播室的任务主要有:一是与央广同步早晚播放新闻节目,让乘客也有机会了解“当日事件”;二是各类通知,如轮船停靠、离岸时间,出现病人后的呼叫乘客中的医护人员,广播寻人等;三是播放音乐,一般是沿途各地的地方戏曲和民歌、民乐,如江西赣剧,安徽黄梅戏、泗州戏、徽剧、庐剧,江苏昆曲、锡剧、扬剧、淮剧、淮海戏、柳琴戏、梆子等。

《茉莉花》就是在长江上不断的顺江而下和逆流而上的往返中学会的。以前听惯了铿锵有力的革命歌曲,再听委婉、流畅、柔和、优美的具有典型江南风格的歌曲,就觉得别有一番风味。

《茉莉花》简谱

在江南蹲久了,慢慢对《茉莉花》的了解也多了。如果追溯这首歌的历史渊源,可能有五六百年了,也就是在明清时期就有了。不过,歌词与我们现在听到的不一样,曲调也不完全相同。那时的歌词里面写的不是只有茉莉花,还有金银花、玫瑰花,3种花分别代表了名、利、权的寓意——茉莉的谐音“没利”,意思是视功名为粪土;金银花指金银财宝,但在开花时花上却带着一个钩儿,意思是若要获得金银财宝就要付出代价;而玫瑰象征富贵,但玫瑰带刺,意思是纵然我“有心来采”,但却怕“刺儿把手扎”。至于它的曲调则是《鲜花调》。

几百年后的1942年冬天,当时分布在南方八省的新四军中有一个淮南大众剧团到六朝古都的南京演出。当时,随团而至的何仿慕名走访了当地的一位弹唱艺人,艺人为其表演了民歌《鲜花调》。何仿听罢,即被这首歌优美的旋律所倾倒。为此,何仿大胆创新,对《鲜花调》予以改编,并将歌词中描述的三种花统一改写为茉莉花。1957年,在北京全军文艺会演上,何仿策划由前线歌舞团首次公开演出该曲,大获成功。此后的两年间,何仿又对该曲歌词作了修改,将“满园花草”改为“满园花开”,将“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改为“又怕看花的人儿骂”,并对旋律进行了进一步的丰富。

自此之后,《茉莉花》逐渐传唱开来,而且在中国民歌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几乎成为中国第一民歌,也是最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中国民歌,其文化象征性越来越彰显。在1997年香港、1999年澳门回归的政权交接仪式上,2004年雅典奥运闭幕式上,上海申博宣传片里,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2016年杭州G20峰会上……都有《茉莉花》优美、清丽、柔和的旋律在高扬,向全世界展示着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所独有的雅韵。

如果说由彭教授2005年央视春晚上演唱的《茉莉花》早已名闻遐迩,那么,1984年由上海当时沪剧当家新锐茅善玉在央视春晚演唱的《燕燕做媒》就没有那么广的知名度了。

《燕燕做媒》也是在长江轮船上听来的。听得次数多了,我还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这首歌不是在从上海出发的时候播放,而是从汉口到上海的时候,而且是即将到达上海江域的时候。后来,听多了,就会条件反射式地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因为它的歌声响起,就意味着吴淞口的临近,意味着假期的结束。

顺流而下,过了镇江,江面就呈喇叭形逐渐放大。临近上海的时候,江面已经非常宽阔,真是一望无际,太阳冉冉升起,江鸥上下翻飞,心情也随之豁然开朗。此时,广播里的《燕燕做媒》就响起来了。

最开始听的时候听不懂唱的是啥,因为歌词都是沪语,只是觉得曲调很柔软,很轻快,也很好听。后来明白了,包括上海和江苏的苏锡常、浙江的杭嘉湖组成的最狭义的长三角一带的地方性语言基本上属于吴侬软语,男人说出来就少了几分阳刚之气,而女人说则会平添几分温柔。

《燕燕做媒》是沪剧《罗汉钱》的选段,是选用江苏民歌《紫竹调》为曲牌的,而《紫竹调》是江南地区的民歌小曲、爱情小调,也是上海地方戏沪剧与滑稽戏的基本曲牌或常用曲调。从这个意义上看,《燕燕做媒》把传统戏曲与民歌相融合,同时它又将戏剧音乐、戏曲元素完美结合,也可以说是民歌。

《燕燕做媒》采用的曲调融入了江南特别是上海的地方元素,虽然传唱至今整整70年,虽然也有诸如央视春晚这样的平台推荐,虽然1952年首次参演全国戏曲大赛就获得剧本奖、演出奖,丁是娥、石筱英分获演员一等奖,但在全国的知名度并不高,我想主要还是与《罗汉钱》是根据著名作家赵树理的短篇小说《登记》改编,写的是北方农村的故事有关,与沪剧和上海独有的滑稽戏使用的是沪语方言有关。

在丁是娥之后,朱逢博、茅善玉、李玲玉等一代又一代的沪上歌唱家和戏曲表演艺术家都唱过这首歌。

《燕燕做媒》选段

燕燕也是太鲁莽

有话对婶婶讲

我来做个媒

保侬称心肠

人才相配门户相当

问婶婶呀

我做媒人可象样

问婶婶呀

我做媒人可稳当

燕燕侬是个小姑娘

......

之后的好多年,又听过形形色色的各地民歌。其中还有一首民歌,也进入了国际舞台,那就是由尹宜公创作于1947年的云南民歌《小河淌水》。

对发轫于彩云之南大理弥渡的民歌《小河淌水》,几乎就是“一闻钟情”,但具体忘了是在何时,而情感得以升华并持续至今的重要契机是2014年5月20日。“5.20”——“我爱您”——很巧合耶!

这一天是什么日子?是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简称“亚信峰会”)文艺晚会在上海大剧院举行,各国政要贵宾等观看了演出。就是在这一天的晚上,《小河淌水》在晚会上精彩亮相,演唱者是我国著名歌唱家廖昌永、魏松、杨光、刘恋,为他们伴唱的是某部合唱团和某大学合唱团各48名演员,出人意料的是无伴奏演唱。

非常巧,参加表演的某大学合唱团里有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我认识,而且还有比较密切的关系,他们毕业后一个去了烟草集团,一个去了隧道集团。他们那个合唱团实力雄厚,经常获得全国性大奖,在这次文艺晚会上,是全国高校学生艺术团队的唯一代表,同时也是全场演出中唯一的非专业团队。

本来就喜欢《小河淌水》,加上他们这层关系,就“爱屋及乌”,对这首歌的喜爱程度进一步升华。

被誉为“东方小夜曲”之称的中国民歌《小河淌水》成为继江苏民歌《茉莉花》之后具有第二高国际知名度的中国民歌,这首传唱了至少50多年的云南民歌,歌词质朴自然、富于想象、感情真挚,曲调优美、清新,舒展、回旋,富有诗情画意,说的是“阿妹”望着一轮明月,听着潺潺流水的叮咚声,对“阿哥”倾诉无尽的思念。

《小河淌水》(选段)

啊~~~

月亮出来亮汪汪

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

哥像月亮天上走

哥啊哥啊哥啊

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

啊~~~

月亮出来照半坡

照半坡

望见月亮想起我阿哥

一阵清风吹上坡

......

《小河淌水》这首歌音区较高,音域较宽,表现出了少女的活力与纯情,是一首经典的民歌。包括李谷一、彭教授、小谭、小宋、小张等一众歌唱家都曾演唱过该歌曲。这么多大家、名家如众星拱月,更扩展了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优美的旋律、动情的歌声,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异常纯净的世界,可以跨越国家或地区、民族或种族、年龄、阶层,唤起或唤醒人们纯真爱情、幸福生活的追求和美的感受。《小河淌水》以超然于地缘差异而呈现出的对人性之美的追求,感动了你我他在内的许多人,连西方音乐界也誉之为“东方小夜曲”,其魅力或许就在于滋生于云南弥渡这片汉族、白族、彝族、傈僳、佤、纳西、傣、哈尼族等多民族共同栖居的神秘的人文土壤。

你可能感兴趣的:(歌声中的岁月之九:几首喜欢的南方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