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医学何以无敌于天下

谈及古中医,世人皆竖拇指称颂,然而,古中医为什么能够无敌于天下呢?医学界曾提出了威胁人类生命的十大医学难题,他们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努力,没有成功,基本失败了。现在由中国的中医来做这份答卷。

西医为什么失败?不是方法,而是思想,是认识论。西医的手段十分先进,是由现代尖端科学武装起来的,对局部疾病的认识,精确到分子水平。但西医却忘记了活生生的人,忘记了一切疾病只是整体失调的局部表现。

“只见局部,不见整体。”正是这八个字,把西方医学引入了死胡同。2007年11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承认“中医学是区别于现代医学的东方的系统的医学体系。”什么是古中医?和西方医学的分水岭何在?答案是认识上的差异。

古中医认识人与宇宙的立足点是“天人合一的生命宇宙整体观”。世界是一个大宇宙,人身是一个小宇宙。人最早的生命是天地元气所生,并与天地元气在千变万化中和谐一致,这是中华文化第一经典《易经》的观点。

医学领域,先贤以易道论医,产生了《内经》东汉张仲景集易医之大成,作《伤寒杂病论》。至此,奠定了古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与完备的临床实施要则,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理论与临床完整结合的经典。较之现代西医早了一千六百年。

遵循这条古中医学的路子,实践探索,深深体会:六经辨证的一整套理法方药,可以囊括百病。从重危急症到一切外感急性传染病,内伤杂病,以及现代罕见疾病谱中的奇难大症,都可以从中吸取智慧,找到解决的办法。

由于古中医学的传承在一千八百年间发生多次的断层,因而这份宝贵的遗产,连同古中医传统,濒临灭绝境地。怎样使我们的国魂与医魂归来,只有学习《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

回归经典从两千年之前,古圣先贤早已揭示了疾病的真相:

1、凡病皆本气自病。本气,即人体与生俱来的先天肾气(元气、阳气)与后天胃气(中气)构成的浑元一气。为人生命之两本,两本飘摇,危若垒卵。先天肾气为肾中阳气,后天胃气为脾胃阳气,此二本就是一元阳气,万病皆损于一元阳气,故扶阳为治病之根本。

2、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久病,难症痼疾,重危急症,先救胃气,保得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见病治病,不顾两本,妄用苦寒攻伐,医之罪也!胃气一伤,非但不能运化饮食亦且不能运载药力。凡治病,以顾护胃气为第一要义!护胃气,就是调后天之本,补脾胃中气,扶阳茶灸五步运通就是以温中散寒为宗旨,以姜丸温胃散寒,以红茶健脾去秽,先调后天,以补先天。

3、先天肾气号称命门之火。五行圆运动之理,火可生土。脾胃如釜,一元阳气为釜底之火。故凡治脾胃病本药不效,速温养命火,火旺自能生土。故姜枣汤又是救胃气,治百病之要方。五脏之伤,穷必及肾。生死关头,救阳为急!存得一丝阳气,便有一线生机。

4、一部伤寒论,397法只是两大法:保胃气以救肾气,救肾气以保胃气之法。113方只是两方,理中汤与四逆汤。太阳病条文最多。误治最多,救误之法最多。汗、吐、下误用,所伤者胃气,救误即是救胃气。胃气一伤,升降乖乱,当升者反而下陷,当降者反而上逆,五行运动不圆。救胃气以复中轴,升降复常,四维得安,病癒。至少阴病阶段,一点真阳将亡,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生死关头,阳根将拔,破阴回阳,以挽生命。

5、伤寒六经,实是阴阳两经。三阳统于阳明,三阴统于太阴,胃、脾中气之升降而已。中气者人之本气也。万病皆本气自病。本气强者,邪从热化、实化,便是三阳病;本气弱者,邪从虚化、寒化,便是三阴病。医者治病,助人体之本气也。何为本气,就是指阳气,亦指脾胃中气。扶阳先调脾胃,中气一足,后天返补先天。

6、现代人类体质多虚,阳虚者十分之九。阴虚者百难见一,六淫之中,风寒湿为害十之八九,实热证百分之一二。地无分南北,国不论中外,全球如此,临证万万不可大意。今天之人,少动多思,思伤脾胃,多为阳虚,所以扶阳为要,兼顾滋阴,阳主阴从。

7、人身各部但凡一处阳气不到便是病。沉寒痼冷顽症,一切肿瘤皆因阳气不到。当知病之来路即是病之去路。邪之犯人,由皮毛、肌腠而经络、而脏腑,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层层积圧,深伏于三阴要害而成病。当遵内经:“善治者,治皮毛”“上工治其萌芽”的古训。病入表皮,亦可以用生姜汤发散解表,扶阳散寒,这就是当受寒时母亲给我们熬姜汤进行发寒的道理。病入脏腑,可用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

8、“坎中一丝真阳为人生立命之本”。一部伤寒论,113方,使用桂枝者43方,干姜24方,附子34方。温通阳气之剂占总方的百分之七十多。医圣的着眼点、立足点,全在卫护一元阳气上下功夫。肾中真阳为人生立命之本。阳气如油灯之油,油尽灯枯,阳断则亡,你说扶阳重不重要,你要不要扶阳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中医学何以无敌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