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陪都03:陶行知的育才学校

陶行知的育才学校

文/樊荣强

几年前就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关于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的介绍,就有了一定要去参观一次的念头。2018年3月21日下午,初春阳光正好,我专程跑去一探究竟。

由重庆主城往北40余公里一小时的车程,从G75高速公路草街出口下道,再开车三四公里,就来到合川区草街街道的古圣寺村。育才学校的旧址就在古圣寺村的凤凰山这个地方。以它现在的建设状况来看,依然属于比较偏僻的乡下地方,当初陶行知先生把育才学校设在这里,颇不可思议。

从一条很窄的乡村公路开车往前走,首先来到了育才小学,正是孩子们课间休息时间,看着那些新修的校舍,心想这哪里有几十年历史?不经意看到旁边有一堵石头的围墙,像一个寨子模样,估计可能是走错了地方。从新的育才小学门口往寨子方向走几十米,才来到一个寺院的山门前,哦一一这才是真正的育才学校旧址。后来发现,其实附近有一条几百米长的专用公路,将省道与陶行知纪念馆和育才学校旧址相连。

踏着五六步石梯穿过山门,就进入古圣寺。寺院依凤凰山势逐层修建,呈四合院布局,初建于明代隆庆年间( 1567-1572年),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而今的功用为育才学校旧址文物,非参禅礼佛之所。

陶行知1891年生于安徽省徽州歙县潭源村。从小家境贫寒,4岁开始从父识字,7岁入私塾给别人做伴读,19岁考入金陵大学,23岁以第一名成绩毕业。他在毕业论文《共和精义》中写道:“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因此,当他考入美国伊利诺大学攻读市政专业不久,即转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专业,1917年学成回国,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教育事业。1946年7月25日,不幸突发脑溢血在上海溘然长逝,享年56岁。

陶行知原名文濬,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改名陶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复改名陶行知。

古圣寺是陶行知一生办学时间最长,理论和实践集大成的地方。看了墙上的介绍,才解开了育才学校选址于此疑惑。原来,1939年初,卢作孚在古圣寺训练抗日武装,邀陶行知到北碚推广小先生制,同时到古圣寺作抗日演讲,陶行知遂与古圣寺结缘。育才学校1939年7月刚在北温泉开学,8月初就迁入古圣寺。直至1946年,育才学校分批迁入重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

现今育才学校的旧址保留了当年的房屋分配与设置,破旧的房屋、桌椅及教学设备,虽然可能不是原物,但对比现在各种高大上的学校模样,我依稀回到当年艰难的岁月,想象如此破旧落后的课堂上学生刻苦学习的景象,真令人感慨万千。但教育需要硬件投入,但硬件投入不足就培养不出人才了吗?非也,非也!

虽然条件相当艰苦,陶行知先生办学却是非常认真的。当年的育才学校设有音乐、舞蹈、文学、绘画、自然、社会、戏剧等班组,注重因材施教而并不以年级划分,更邀请到音乐家贺绿汀、任光和马思聪,舞蹈家戴爱莲,诗人艾青,画家丰子恺和华君武等名流来学校任教。郭沫若、茅盾、冯雪峰、夏衍、聂绀弩、翦伯赞、邵荃麟、胡风、何其芳、田汉、吴玉章、周谷城、秦邦宪、萨空了、徐迟、姚雪垠等都曾来学校兼课或举办讲座。一个乡村小学有此史上最强大的师资阵容,甚是让人惊讶,足见陶行知先生的人格魅力。但大师们在这偏僻乡村的清苦生活,真难想象。

陶行知提倡的生活教育理论可以浓缩为三句话:“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说:“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而进行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生活教育。”育才学校特别注重生活能力的培养,一个合格的育才学生不但要具备烧饭、种园等十六种初级常能,还应具备开车、打字、速记、接电、翻译、演讲、领导等七种高级常能。

令人深感遗憾的是,几十年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依然没有在国民教育中落实。现在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应试教育,让学生犹如陷入牢狱被囚禁,失去欢乐,造成个性的、独立的人格缺失,更难于获得独立生存、生活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不仅善于提出理论,也善于对理论进行简明的概括提炼,以便于传播记忆。因为我在口才与写作培训课程中特别强调概括提炼,所以游览过程中对此印象尤其深刻。除了上述“十六种初级常能”与“七种高级常能”之外,再记述以下几例:

育才三方针:1、迷。根据孩子们不断的着迷于某种特殊活动的天性,透过特殊的环境、设备和方法,我们培养并引导他们成长,踏进未知之门。2、悟。根据孩子们一般的智力,透过启发性的普通教育,我们培养和指导他们对特殊活动取得更深的了解,对人生各方面的关系和宇宙人类历史的发展取得更广的认识。3、爱。根据孩子们的愿意帮助别人的倾向,透过集体生活,我们培养和引导他们对民族人类产生更高的自觉之爱。

校徽的注释:这是我们的校徽,圈有三种德性:一是虚心,代表学习;二是不断,代表工作;三是精诚团结,代表最后胜利。第一个圈表示全校一体,第二个圈表示全国一体,第三个圈表示宇宙一体。而且学校、国家、宇宙是相互联系,息息相关,决不可能把它们彼此孤立起来意识。

每日四问:第一问:我们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们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们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们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育才十二要:一要诚实远欺;二、要谦和有礼;三、要自觉纪律;四、要手脑并用;五、要整洁卫生;六、要正确敏捷;七、要力求进步;八、要负责做事;九、要自助助人;十、要勇于为公;十一、要坚韧沉着;十二、要有始有终。

最后我想以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先生的话来结束本文:“陶博士致力于中国大众教育建设的功勋与贡献是无与伦比的。我们后死者必定永远纪念他,并贯彻他的事业。”

陶行知的育才学校
陶行知的育才学校
陶行知的育才学校
陶行知的育才学校
陶行知的育才学校
陶行知的育才学校
陶行知的育才学校
陶行知的育才学校
陶行知的育才学校
陶行知的育才学校
陶行知的育才学校
陶行知的育才学校
陶行知的育才学校

你可能感兴趣的:(梦回陪都03:陶行知的育才学校)